4月中旬,茅臺在華北五省經銷商座談會上透露要“做大做強”山東市場,而且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親自帶頭用了整整三天時間調研并形成具體落地策略,足見對山東市場的重視。
眾所周知,山東白酒市場容量巨大向來是外來名酒覬覦的“肥肉”,其實不止是茅臺系列酒瞄準了,五糧液系列酒“百億”工程、洋河“新江蘇”戰場都視山東為囊中之物,名酒們穿越調整期后新一輪攻城略地的戰火又燒到了山東市場。
不過,這一次魯酒并不打算坐以待斃;幾乎在茅臺“摸底”山東市場的同一時間,魯酒“反擊”的規劃出爐,將魯酒群雄分階梯打造成全國白酒領袖品牌、知名品牌和區域品牌這三道抗擊外來品牌的“防線”,國井、景芝、泰山、蘭陵、花冠、古貝春、瑯琊臺等十多家企業系數在列。而就在4月21日,借助魯酒振興10億基金的景芝開啟深挖芝香價值、全面發力高端和聚焦資源拉攏經銷商,并規劃了4-5年的上市計劃。這也標志著魯酒反擊戰的號角已經吹響。
誠然,茅臺的這次摸底和魯酒振興“反擊”有著太多的巧合,但這隱射的全國一線名酒和區域名酒擠壓對抗戰已經打響。魯酒與外來名酒的交鋒戰況如何?戰局會倒向誰?記者和你一起走進山東市場一探究竟。
戰場導火索:“大”也山東,“弱”也山東
山東也擁有眾多地產名酒,緣何以茅臺為代表的全國名酒均盤算著在山東市場多割二兩肉了?前有瀘州老窖、洋河在山東市場勢如破竹,均掰下20億左右市場,而這次茅臺系列酒的在想要在山東進一步擴大蛋糕,勢必會與本土派在中低檔、中檔等價位正面交鋒。
其實,之所以形成人人“可攻可破”的局面,主要是魯酒本身的特點:“大”也山東,“弱”也山東。
第一,大指的是經濟基礎和市場容量。山東是我國的經濟強省,2017年,山東GDP突破7萬億元,位居廣東和江蘇之后,排名全國第三。此外,截止到2017年底,山東共有獲證白酒生產企業44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1家?梢哉f經濟規模宏大和白酒企業的數量大是山東白酒產業的特點。
第二,弱指的是魯酒現狀。魯酒整體呈現亂、散、低、弱的態勢,這給了外來強勢品牌可乘之機。據一位熟悉山東市場的資深酒業觀察人士進一步分析:
一是酒企規模不大且分散各地,各自為戰,內戰嚴重。魯酒中最具有實力的扳倒井和景芝分別在淄博和濰坊,而泰山、蘭陵、花冠、古貝春、瑯琊臺等等都分散在泰安、濟寧、臨沂、青島等地。在濟南,除了趵突泉,還有商河今朝、長清特釀等五六個酒企;濰坊也有齊民思、秦池等十多家酒企,眾多酒企星羅棋布在山東,并以各自區域為核心進行建設,導致山東的地產酒品牌眾多,產品與品牌都有過剩的現象,而且龍頭企業如扳倒井、景芝、泰山等又不斷的擠壓區域內的的其他酒企,互相廝殺。
二是產品結構低,品牌力弱,魯酒主流價格帶大多集中在中低檔價位,而且就算想在中高端價位有所突破,卻受限于品牌力不強,一直沒有成績。
三是營銷欠缺,雖然目前的魯酒已經覺悟要做精做細市場,但在產品和品牌的打造上,市場、渠道的精細化等方面仍然無法與毗鄰的徽酒和蘇酒相比。
這樣的“肥而弱”的山東市場無疑是諸多全國名酒將戰火燒到這里的導火索。
名酒的進攻“陽謀”:槍口對準魯酒猛開火
像山東這樣如此誘人的肥肉,沒有不搶的道理。茅臺方面更是判斷:山東是個大市場,未來會更大。不止是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劍南春、古井等名酒都在山東市場掀起戰火,逐步蠶食著這塊肥肉。
茅臺:醬香酒要砍下10億,更要占領消費者心智
山東是茅臺酒1000噸級的核心市場之一,從2012年開始,茅臺酒銷量每年平均增速達15%。據茅臺透露的數據,2012年至2017年,茅臺醬香酒以2681.5噸的銷量,排全國第四,僅次于貴州、河南、北京。2018年,茅臺醬香酒再次把山東和貴州、河南、北京、廣東列為5個核心市場,并實施區域化的產品在重點市場錯位投放,山東的重點產品為漢醬。
此外,茅臺醬香酒公司還針對山東制定了“2+6+N”的市場一體化戰略,把濟南、青島作為“戰略市場”,將淄博、濰坊、臨沂、聊城、德州、濟寧六市作為“強勢地級市場”,對N個區域進行深耕,打造縣級市場。這些市場正好是山東主要酒企的根據地市場,雙方免不了正面交鋒。而對于山東,茅臺醬香酒志在必得,提出了未來三年內,實現10億的銷售的目標。
今年,李保芳針對山東市場,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集中做單品,繼續從渠道、推廣、服務等方面著手,努力打造區域性強勢單品。二要扎實做文化,年內實現濟南茅臺文化館和濟南、青島茅粉俱樂部的實質性進展。三要認真做品牌,專賣店要“成熟一家、啟動一家”,傳播茅臺品牌和文化。
也就是說茅臺醬香酒不僅僅要穩扎穩打占市場,更值得魯酒警惕的是:茅臺用文化占領山東消費者的心智。
五糧液:全線布局從底部和腰部“蠶食”
五糧液的“二次創業”明確了“雙百億”工程,除了水晶五糧液,1618、低度五糧液外,五糧液特頭曲以及其他系列酒如尖莊在山東進行了深度的布局。此前,五糧液與古貝春的緋聞更是讓人猜想五糧液要在山東大干一場,雖然緋聞沒有做實,但五糧液在山東的仍然強化了布局。
就在去年,五糧液系列酒的百億工程中將山東劃為重點區域,而且五糧液還根據“百億銷額、百強商家、百強區域、百強網點、百強銷售”的策略在山東布局市場。對此,有專家預測,隨著消費者理性的回歸和企業品牌的價值塑造,中低端五糧液系列產品的出現將進一步對山東品牌和產品造成擠壓,100元、200元以及200-400元的腰部價位上的市場氛圍將會越加嚴峻。
洋河:搶占終端,矩陣化打擊
山東是洋河“新江蘇市場”這一新“開發區”的核心。據相關人士透露,洋河2017年在山東至少收獲了20億,超過了很多本土派,賺得盆滿缽滿。
在山東,洋河通過產品矩陣化配合的推進,在政商市場主打藍色經典,據市場調研,海之藍在山東100元以上價位是主力。此外,洋河對終端的深度營銷和掌控,也讓魯酒措手不及。幾萬家終端快速導入營銷系統中。借助藍色經典系列的品牌優勢,洋河在山東進行渠道精細化操作,前置化的資源投入,使得區域、渠道、終端和消費者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再加上強有力的宣傳的轟炸,讓洋河在山東勢如破竹。
瀘州老窖:加快“塔基”產品搶奪的步伐
瀘州老窖本身在山東的底子很厚,從低端到高端,從貼牌到核心,全產品、全價位覆蓋山東市場。而隨著瀘州老窖清理產品進行“瘦身”,山東市場同樣采取聚焦核心大單品戰略,國窖1573、窖齡酒、特曲、頭曲及二曲在各個價位段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
尤其是去年,瀘州老窖五大戰略單品在山東市場大開大合的招商布局,其中,頭曲、二曲為代表的“塔基”產品新一輪的擴張和深入縣鄉鎮市場的布局,更是與山東地產酒在低檔價位形成直面競爭。此外,對魯酒雪上加霜的是,瀘州老窖通過戰略單品“低門檻”吸引山東優質經銷商資源,借助新進入的渠道力量,優化經銷商體系,進一步強化渠道實力,使得瀘州老窖不僅在高端站穩,在低端進攻的步伐也在加強對魯酒的擠壓。
此外,劍南春、古井、郎酒等在今年都加快了在山東市場的分羹計劃,名酒們不謀而合的進攻“陽謀”已經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