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古井新任掌門梁金輝董事長上任伊始,便重提百億規劃,明確提出“欲在三年內實現百億銷售”;
2015年,古井集團總營收67.7億元,同比增長11%;利潤總額9.9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從事白酒主業的控股子公司古井貢酒營收53億。
2016年4月,古井收購黃鶴樓,業內預估黃鶴樓2016年營收在7個億左右;
2017年,也就是古井立下百億軍令狀的最后一年,能否順利沖擊百億?這里面有個核心就是2016年古井集團的營收數據大致是多少。
在古井集團2016年的表彰會上,公開公布的信息是:2016年,古井集團經營業績持續提升,集團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上繳稅收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各項經營指標再創歷史新高。因此,2016年古井集團的營收保守估計在74億以上,當然不太了解這個數據是否包括黃鶴樓的這個增量,從古井本身發展的態勢來看,不包括的可能性更大。
假定古井集團2016年為80億的盤子,那么2017年沖擊百億還是充滿挑戰的。記得古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梁金輝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拿下鄂豫皖,實現兩百億!下面我們就從這三個市場入手,看看2017百億沖刺年古井的勝算有多大?
1、大本營:安徽市場
安徽市場相對封閉,“東不入皖”的說法核心就在于強調安徽市場競爭的殘酷性,并因為各大徽酒企業紛紛聚焦省內市場,而對外地酒形成了一個很高的市場進入壁壘。在這種略封閉的市場競爭格局下,古井公司因為省內綜合優勢最突出的白酒企業,從品牌、產品到團隊和渠道以及資源均在省內品牌當中領先。所以在未來只會愈發強大,逐步與第二名拉開更大的差距!
首先,從品牌來說,古井是安徽唯一的國家名酒,自 1963 年第二屆全國評酒會被評為八大名酒之一(即老八大),此后連續三次全國評酒會均被評為中國名酒。據了解,古井貢酒品牌具有 1800 年歷史,擁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品牌號召力,名酒本身的資產是不可復制的,也是消費者層面代表品牌力的最強標志,古井這一點是其他徽酒難以企及的。
其次,從產品概念與結構來看,年份原漿獲得國家商標總局注冊通過,而且通過5年、8年、16年這樣的系列化,戰略布局深遠,這一點在本輪的消費升級中體現的尤為明顯,獻禮版過后,人們自然就會想到5年要更好,而8年肯定比5年要好,這種升級教育是不需要費太多資源去投入的。據了解,年份原漿中獻禮版最先起量收入占比超過 50%,隨著消費升級持續, 目前5年收入占比已經超過獻禮,8年增速更快,8年及以上收入占比已經達到20%。
再者,從安徽市場的競爭格局來看,基本是古井、口子窖與洋河占據第一陣營,就徽酒品牌而言,古井擁有無可爭議的龍頭地位,目前牢牢掌握 80-200價格帶,并且這個價格帶以上戰略產品都已經布局就位。從市場調查的結果來看,古井最厲害之處在于敢于逆市加大市場投入,費用換市場,調整期通過深入踐行深度分銷,聚焦省內,渠道下沉,實現份額提升。隨著古井市場占有越來越高,其他競爭二三線品牌很有可能難以維系繼續的高投入的做市場方式,只能是越來越難!
當然,橫向來看,安徽市場約有200億的規模,古井可能也就是占了15~20%左右,這個占比與汾酒之于山西、洋河之于江蘇、西鳳之于陜西還是存在不小的差距,省內市場依然有很大的征服空間和潛力可挖,一個重大的利好在于隨著品牌意識的崛起、大眾酒消費升級的紅利,古井憑借百元以上成熟的戰略布局,很快能實現戰略反哺,市場份額提高加速!
2、第二戰場:河南市場
安徽省外市場核心戰略布局的就屬河南了,當然山東、河北、上海等地也有點狀的布局。這里著重說一下河南,古井早期的核心策略是牽手大商合作,廠商一體化,做好產品區隔,高端產品切入引領,早在2010年年份原漿就進入了河南市場,當然與遠景合作的古井淡雅也很快跟進。
據經銷商介紹,古井貢2015年在河南市場實現銷售13-14億元。
以豫東為切入口,目前古井貢的河南營銷中心人數超過500人,同時積極導入在安徽市場百試不爽的三通模式,通過“路路通”、“店店通”和“人人通”實現對區域的高占有,在選定區域內集中資源,建立規劃、執行、督導三位一體執行體系,通過精細化的網點建設和核心消費人群意識的培養,構建渠道和消費者的良性互動,達到產品陳列面最大化、推薦率最大化、消費者指名購買率最大化。
對于新安徽市場的打造,對于30億的目標實現,古井正在積極地逼近。從競爭格局來看,目前主要對手為洋河、瀘州老窖和省內這些年崛起迅速的仰韶,但是古井勝在地緣優勢正在后發崛起。
3、新空間:湖北市場
古井通過并購黃鶴樓,打開了湖北市場競爭的新局面,這一點在古井未來的戰略布局方面尤其值得想象與關注。眾所周知,黃鶴樓酒業是中國“十七大名酒”,黃鶴樓酒業對湖北市場,特別是盛會的武漢市場擁有強勢市場地位,銷售規模一度超過 10 億元, 2014-15 行業調整進入新階段,公司銷售規模有所下滑,目前在7~8個億規模。
據長江證券的研報顯示:湖北白酒市場格局以60~300元的產品為消費主流,地產酒在該此價格帶相對強勢,疊加消費者對本土品牌較強的接受意識,外地酒直接切入市場的阻力較大,因此定位于中低端市場的地產酒具備更扎實的消費基礎,處于強勢主導地位。而外來品牌中茅五、洋河、老窖等品牌在中高端領域相對強勢。
放在武漢市場,白云邊在100~200元的市場中占絕對優勢,絕對區域龍頭,在餐飲渠道發達,12年為核心大單品;而這一兩年黑蕎發展很快,將健康作為產品核心定位,走差異化定位路線,成為較大的市場競品。而黃鶴樓雖具有名酒基礎優勢,但就銷售規模而言仍然偏小。
經過產品結構梳理與重新定位后,黃鶴樓目前已基本確立以“生態原漿12年、15年;陳香1979、1989;135小黃鶴樓”的五大核心單品,覆蓋100-300元價格帶,產品定位層次明晰(分別定位大眾與商務宴請),卡位省內主流消費段,有望享受消費升級紅利。
除了品牌與價位之外,古井入主補足渠道短板這一點同樣值得關注!復制古井安徽渠道模式,廠商共同發力實現渠道深耕+終端把控,渠道基礎扎實,可持續性強。據了解,在2017年春節以來老產品庫存基本消化完畢,且新產品渠道利潤顯著高于主流競品,渠道干勁十足。
因此,對古井來說,通過戰略并購實現了對湖北市場空間的新開拓,湖北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河南市場,我們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