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備受關注的酒業大佬茅臺有了新動作。
除了將發布2016年年報外,其突發性的銷售工作會議于上午在公司舉行。
據稱,會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強調,要講政治,誰制造市場亂象就砸誰的飯碗。
據了解,茅臺酒銷售公司即將下發《關于2017年茅臺酒市場價格管控方案》,各省區要做好53度茅臺酒和雞年生肖茅臺酒的價格檢查,做好43度茅臺酒和陳年茅臺酒的竄貨檢查,飛天茅臺酒專賣店建議標牌價為1199元,市場目標管控價位1299元;雞年茅臺酒專賣店建議標牌價為1299元,市場目標管控價為1599元。
同時,據參會人員透露,會上強調:發現53度飛天茅臺超過1299元/瓶,不管在哪個賣場(批發市場、商超、名煙名酒店等)只要查到,一律取消原物流碼單位合同。茅臺價格決不能超過1300元。省區經理就地免職,聯誼會會長減量加無限期整改!
微酒點評
為什么茅臺價格無法按照廠家意圖實現“控價”銷售?
1、經銷商出貨價表面受控,實際上很難控制。比如經銷商以廠家要求價格名義出貨,然后市場以“二批”加價名義再出貨,價格失控,但廠家無法追責。有時經銷商甚至直接以團購名義出貨,直接抬高價格,但換了個“名義”,廠里和區域辦事處也就難以處理了。
2、零售價更難控制:在既難保證供應量,又以1200元以上批發價出貨的基礎上,零售商不加10%左右毛利是不符合商業規律的。理論上,茅臺可以通過官方電商1200元強行為市場做價格標桿,但畢竟線上銷量很小,根本無法為市場主流價格定位。
而茅臺現在規定,誰的零售價高于1299,就取消其上游的資格,但實踐中,煙酒店是茅臺的主渠道,茅臺根本就不標價,根本無法核查,這種以下制上的控制手段還有“違反公平競爭和市場自由定價”的嫌疑!
3、茅臺目前銷售公司所采取的措施基本上都是“非市場化”的行政強制措施為主,還沒有仔細按市場規律,聰明、主動利用“渠道自身規律”引導市場價格降溫,一味的“專賣式思維”而不是“利用渠道本身規律”因勢利導,會嚴重削弱保芳書記為價格降溫的戰略目標實現能力!
試想,中國政府集全國之力,廣用政策資源都無法控制房價,茅臺又如何用一企之力控制住市場?但茅臺的優勢是企業,企業的市場營銷中有很多巧妙的“市場化手段”可以化解壓力,有時比行政手段更有效,更能解決問題!很可惜,茅臺目前控價戰略很好,但手段仍未得法,所以效果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