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名白酒持續增長的勢頭越來越猛,說明早前的低迷期已經度過了,白酒業重新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尤其是以茅臺為引領的中國名酒企業在百舸爭流中愈發強勢的檔口,這對區域白酒的發展產生了強烈的沖擊,對省級龍頭白酒企業的剝削和壓迫更為明顯。面對新一輪的競爭壓力,各地省酒品牌開始打起了防御戰,紛紛出臺相應的措施手段,迎戰名酒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在積極的應對措施中,找尋新的發展機遇,突破自我。
對于區域白酒來說,與一線名酒存在兩方面的差距,一是品牌差距,一是實力差距。而這兩方面中從哪一方面來說,都是短時間內不可逾越的鴻溝,省級龍頭白酒企業要想在強大的競爭壓力面前有所突破,就必須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而且這持久戰,還要方法得當,有的放矢。對于魯酒來說,強化品牌塑造、提升產品盈利能力是提升省級白酒與一線名酒差距的現行辦法,但這也是需要一個必要的過程,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成型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品牌形象,提升白酒的盈利能力呢?目前看只有走高端化路線,可以說高端化是未來魯酒必須要長期堅持的戰略打法。但是高端化之路高如何走呢?為此正一堂董事長楊光在“高端魯酒戰略發展聯盟”成立大會上的演講就曾有過講述,大致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
一、高端品牌形象+高端產品品質
魯酒走高端化顯然是必由之路,但高端之路并不好走。正如一首歌里唱的好,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高端品牌不是說高端就是高端,尤其是對的魯酒而言,高端化之路更是難上加難,為什么呢?這源自魯酒長期的發展軌跡和現狀所致,那就是魯酒以中低端消費為主的白酒經銷業態。消費者一旦認知了你的品牌檔次,就很難改觀她固有的消費認知,所以要想再從原品牌升級是非常困難的。相反從誕生之處就定位高端,雖然頭幾年形勢不好,隨著推廣做開了,消費者腦子里有印象了,也就慢慢會接受,故而魯酒的品牌高端要重新塑牌。
重新塑牌要具備幾點要素:一是要有原產地價值基因。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一方水土養一方名品”,一般而言消費者對產品的地域性優勢非常認可,如果能將這種獨特的產地優勢轉變為品牌價值主張,將大大提高品牌高度與產品溢價能力;二是要有軟文化價值基因。文化是最獨特、最體現差異化、最難以替代的東西,只有文化的附著,產品才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三是要有高標準價值基因。很多產品從原料加工為成品,差異點并不明顯,消費者無從感知,所以做品牌的最高境界就是做標準,高標準嚴要求才能樹立高品質;四是要有安全健康價值基因。在食品安全問題頻頻出現的當下,任何產品的安全問題都是重要組成模塊,在安全基礎上還要有一定的健康要素,因為安全只是基礎,健康消費才是終極目的;五是獨特的工藝價值基因。為什么提起烤鴨就能想起北京烤鴨,提起臭豆腐就能想起王致和,提起辣椒醬就能想起老干媽,這是因為其獨特的工藝特點決定的。因為這些物質獨特的工藝占據了在這方面的領先優勢,別人是替代不了。
擁有五大基因的配合,是塑造高端產品的基礎,在高端品質的鋪陳下,堅持長期作戰心態,也許在不久的未來魯酒高端之路也必能“天塹變通途”。
二、建設打造差異化高價值品類。
從營銷角度來看,品牌的競爭實際上是品類的競爭。在新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當下,創新再創新成為主流,但創新的方向在哪里?對于白酒來說,最大的創新方向就是品類。白酒除了工藝特色的不同,導致現在除了香型作為白酒大的類別分化,其他的基本上都有雷同之處,那么這就導致除了香型的領導品牌之外,同類別香型的白酒一幾乎沒有好的出路。這對于其他白酒來說,無疑是一種致命傷,難道就沒新的出路了嗎?
實則不然,品類差異化創新成為新的崛起動力?陀^來講,對于中國酒業競爭的主體而言,核心是“差異化競爭”。中國市場非常大,消費者選擇也非常多,一個規避不了的矛盾在于審美疲勞,如果你產品做得不好隨時會被淘汰,這就是很多新品牌涌現的原因,產業發展也一定是差異化創新的動態格局,與消費者保持必要的互動與聯系就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