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行業遭遇洗牌期,區域型白酒企業生存空間被擠壓,過往那些投機式、隨機式的生存方式難以為繼,企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惑與迷茫。企業必須重新定位未來生存之路?必須有高度的戰略思維、精細戰術動作,找到匹配企業現狀、市場競爭趨勢的生存路徑,才有可能讓企業在未來洗牌戰爭中贏得勝利。
同質化中的差異化,讓戰略與眾不同
對區域弱勢白酒企業來說,在高度競爭的時代,通過同質化競爭模式取得成功的一定是強者企業。區域弱勢白酒企業的未來生存之道,一定是與區域市場范圍內的對手有明顯的區隔或差異化,而且向精、專、美、極致的方向發展,不求龐大,但求美與強,做當地最有特色的企業。
區域型白酒企業品牌生存發展的根本基因一定是產品層面與品牌層面的差異化,就看企業如何把自己的產品文化、品牌文化、企業文化做出特色。
1、產品的差異化:凡是跟風產品,通常只能起到打擊競品的作用,不可能通過打擊競品顛覆市場。只有差異化產品才能與對手區隔,從而使對手長期積累的“規模優勢”變成“規模包袱”,才能成功地在行業定位,一個沒有獨特定位的企業是不可能被消費者記住的。差異化產品并非一定有重大差異,只要消費者感覺有差異就行了,名稱包裝差異(母子瓶、壇子酒)、價格帶差異、容量差異化、促銷差異化都可以。
對中國白酒來說,從全國范圍內來看存在同質化,也許你的差異化和相隔5000里的一家區域品牌非常相似,但是當地消費者只會知道你的差異化,不知道5000里以外的區域品牌的同質化。
比如,當大家都在做瓶裝、盒裝酒搶占市場的時候,你卻做壇子酒,容量1斤、2斤、5斤,具有鮮明的特色與文化,并把壇子酒營銷做到極致,讓對手無法超越,你就成功了。
2、品牌的差異化:對弱勢區域性品牌來說,品牌的差異化是最難把握的。何謂品牌,消費者首先通過產品認識品牌,通過外在產品的營銷和內在企業文化營銷形成獨特文化,然后通過產品營銷、市場布局、渠道建設、促銷推廣、營銷模式等戰術方法,讓銷量托起品牌,讓大家逐漸對品牌認知、認可、喜歡、忠誠。
品牌化中的銷量化,讓銷量托起品牌
對區域弱勢品牌來說,差異化營銷是根本出路,品牌成長之路一定是銷量托起品牌,沒有銷量就沒有消費,沒有消費就無法真正打造品牌。銷量是品牌成型的基本保證,沒有銷量的品牌僅僅是一個牌子,僅僅是一個名稱而已。
許多企業無論在產品層面還是品牌層面不僅缺少差異化,還過度追求“高、大、空”的品牌建設。
在品牌塑造方面缺少基本的戰略戰術,如過度重視唯美的畫面、空洞的文化、牽強的歷史演繹、不菲的廣告投入;不重視渠道建設、客情公關、促銷推廣、消費者公關活動、營銷人員培養、銷售模式打造等營銷落地工作,造成產品在營銷中存在入市難、渠道主推難、產品動銷難、消費者接受難、營銷人員開展工作難等問題。
面對這種現狀,區域弱勢企業要看清自己的現狀與地位,抓住品牌打造的關鍵點,少走彎路,因為弱勢企業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資金成本都付不起。
無數的事實證明,沒有比選擇差異化產品創造銷量、用銷量塑造品牌的路徑更快、更容易成功的,不僅能解決企業生存的問題,還能解決品牌成長、成型的問題。
比如,江蘇的一家白酒企業的老板非常重視品牌建設,但是高速公路、城市空中廣告、一些贊助活動的銷售助推作用、市場影響力微薄,無論是終端還是消費者好像都無動于衷。
我們為這家企業提供服務,采取的動作非常簡單。
一是對產品梳理與分類,確定主導產品。
二是布局市場與操作的系統化工程。
三是打造業務團隊業務系統。
四是渠道建設系統化工程。
五是產品陳列標準化打造。
六是終端氛圍分類打造工程。
七是大小品鑒會標準化工程。
八是消費者階段性促銷活動與主題性促銷活動的設計。
如此簡單的八個動作,卻讓企業無論在渠道中的影響力還是在消費者中的影響力都不同凡響,快速解決了企業壓貨難、動銷難的問題,不但增強了渠道銷售信心,引發消費者消費熱情,而且團隊的斗志與工作狀態也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