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場調研,近日茅臺的一批價已經上漲了到1290元的高位。已經逼近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提出的1300元底線。銷售公司總經理馬玉鵬曾在在3月20日的經銷商大會提出:如果茅臺酒價格突破1300,將勸退違規漲價的經銷商,茅臺公司不接受1300以上的價格。
經銷商:價格由市場決定 茅臺無需出手
對于茅臺堅決嚴守1300元的底線,對經銷商給予堅決管理和制裁,很多經銷商對此表示不滿。“茅臺不應該管價格”,這是很多經銷商所表達的。經銷商認為茅臺的價格可以再升,而茅臺是否理性,茅臺經銷商普遍認為,應該交給市場解決,讓茅臺酒回歸市場,合理引導,而不要過分干預、打壓。
茅臺的經銷商認為茅臺干預價格是不合理的,他們現在正處于利潤收割的階段,經銷商賺錢,這不是廠家想要看到的嘛?
而茅臺卻不斷釋放出信號,要對炒茅臺、哄抬價格的經銷商嚴處。這又是為哪般?
價格快速波動導致多輸局面
“如果讓價格上漲繼續發展下去,價格的持續上漲必然引發大量的囤積性需求和炒作性需求,囤積性和炒作性需求又進一步推升價格,由此出現非理性上漲和非理性囤積相互推動,當價格高到某一個水平,虛幻的上漲無以為繼后,必然引發崩潰式下跌,如此又一場沒有任何贏家的危機再次爆發,經銷商又要受二茬罪。”凌通價值網創始人董寶珍認為,目前1300的價格已經走到二次非理性波動的邊緣。
如果茅臺不管價格,讓價格進一步上漲,會導致價格二次非理性波動,導致新的經營動蕩,并且在遭受廣泛的損失后,耽誤了改革發展的時間,耽誤了轉型升級的時間,傷害了所有人的根本利益。
茅臺價格為什么會波動?
現在茅臺面臨著第二次價格波動,如果不解決其實質問題,茅臺會出現第一輪價格波動帶來的惡果。茅臺上一輪價格大波動的本質原因:一是白酒產業自身問題,二是白酒渠道的基本結構問題。真正的病根是白酒渠道體系結構對新的商業環境和商業模式不適應。
如果茅臺不管價格,讓價格進一步上漲,會導致價格二次非理性波動,導致新的經營動蕩,并且在遭受廣泛的損失后,耽誤了改革發展的時間,耽誤了轉型升級的時間,傷害了所有人的根本利益。
一、白酒產業自身問題:包括渠道庫存過重,需要去庫存。消費主體轉化,民間消費代替非民間消費。
二、白酒渠道的基本結構有問題,不適應全球范圍商業模式變革。人類商業模式受到互聯網商業沖擊,商業渠道大集中,商家數量減少,渠道銷售規模擴大,渠道利潤率下降。由此導致白酒過于離散的單店模式與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潮流不適應。
價格管理有助于茅臺渠道結構改革
“人類商業模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互聯網商業的崛起導致渠道大集中,渠道的盈利模式變為薄利加大規模銷售的超級薄利多銷模式。”從商業自身的發展規律看,任何一個流通企業都將走向越來越明顯的薄利多銷,否則就存活不了。
今天茅臺渠道去庫存和消費者主體轉化的問題已經解決,表面癥狀已經消除,但在深層次上茅臺渠道不適應商業模式大變革沖擊的問題沒解決。
“現在病治只好了一半兒,病根尚沒有完全去除”,董寶珍表示,當茅臺正在著手解決病根問題時,茅臺酒價格又大幅上漲,這就使茅臺再一次走向了危機的邊緣,舊病又要復發,如果這個時候不管,不抑制價格的上漲,那么就耽誤流通渠道結構改革。
“茅臺公司要為近3000家經銷商的長遠利益負責,要為茅臺品牌負責,要為消費者利益負責,要承擔價格穩定的管理責任,對價格進行管理是必須的”。
茅臺不僅需要管理價格,而且需要對渠道模式和渠道體制進行結構性改革,如果在茅臺酒價格有走向二次泡沫化的關鍵時刻,不主動管理價格,也不對導致價格大波動的深層渠道模式原因進行改革,茅臺酒價格暴漲暴跌的不正常情況就會長期干擾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