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健康白酒”酒體應保持傳統白酒的特性與典型性
“健康白酒”,是依據“藥食同源”理念研制而成的,具有健康作用的“白酒”,而非藥酒。
這要求“健康白酒”在具有食療保健功效的同時,須沒有明顯的藥味,且適口度還要好,能保持好白酒中特有的天然糊香、香味持久、回味悠長、尾味純凈等特點。若一味追求“健康”而忽視了口感,反其道而行“蛻變”成了“藥味兒”白酒,也就很容易被消費者拋棄。
因此,真正的“健康白酒”對生產企業的生產裝備和萃取工藝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企業投入專項資金、建立專業團隊,產學研結合,一體化公關,方能功德圓滿。
【4】“低度白酒”不是“健康白酒”
曾幾何時,由于受到一些地區飲酒習慣(譬如北方一些身份的豪飲習俗),以及生產成本綜合考量的驅使,一些酒企率先祭起了“低度酒”的法寶,并相對于高度白酒對于口腔和胃部其強刺激的體驗,將“低度白酒”與“健康”劃上了等號。
這明顯是企業罔顧事實,胡說八道。
行業眾所周知,所謂“健康低度白酒”不過是原度白酒+水+香精香料調味的產物,不僅與“健康白酒”無關,而且與“健康”無關!
所以,低度酒不僅不等于“健康白酒”,甚至根本算不上是一種規范的“白酒”。
【5】“健康白酒”不是“健康口號”下的“新瓶裝舊酒”
中國酒業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善于趕時髦。行業出來一個新概念,大家都會一股腦一擁而上。回頭看,“特供”、“青春小酒”、“網絡 爆款”...... 都被大家亂七八糟的踩過了一遍,最后留下的只是一地雞毛而已已。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健康觀念的愈演愈烈,特別是在2014年出現“網絡拼酒”現象,斗酒網發起“中國健康飲酒組織聯盟”在行業發布“健康飲酒宣言”后,很多白酒企業也隨之分別喊出了“釀健康白酒,健康飲酒,飲健康白酒”的口號。
從規范行業發展秩序,提升公眾對白酒行業好感度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好事兒。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倡導“健康飲酒”的企業并不都能生產出合格的“健康白酒”。
令人擔憂的是,“健康白酒”無疑是中國白酒行業二次復興崛起的一個重大戰略機遇。但如果行業無法自我維持產業秩序,等待著大家的可能是健康酒“惡果”。
如果一些無研制生產“健康白酒”資質的中小企業打著“偽健康白酒”旗號“新瓶裝舊酒”,反而會使得很多地區的消費者被誤導,認為“健康白酒”不過是白酒企業用于促銷的一種手段,而非真正有“健康白酒”存在。這無疑會對行業的新一階段的發展機遇帶來損害。
【6】“健康白酒”大考白酒企業產業鏈
“健康白酒”不是概念,而是企業“健康科技+健康原料+健康生產+健康品牌營銷”完整產業鏈的一次大考。
要想在“健康白酒”領域拔得頭籌或占據一席之地,必須經得起消費者和相關公眾對其研發科技、原材料種植(或采購)渠道、生產萃取工藝、健康倉儲物流、健康營銷完整產業鏈的嚴苛審視。
隨著我國“健康中國2010規劃”國家戰略的近進一步深化落地,國家衛計委、國家食藥局等監管機構,亦有可能參照藥企“GMP”有關標準對“健康白酒”生產企業進行考核。
從這個角度前瞻,一些知名制藥企業反而比傳統酒企更具備“健康白酒”的基因。從當前“大健康”領域的某項動向看,一些藥企其實已經正在做著“健康白酒”密謀。這值得白酒企業關注。
三、大健康發展大勢所趨,健康白酒方興未艾
“大健康”戰略發布以來,超過30%的A\B股上市公司以“大健康”概念發起市值管理并購,5個月時間,以“大健康”概念發起的并購案案值達1800億元之巨。
目前,國內大健康、高科技、金融板塊上市公司新發起成立的10億元—100億元規模的大健康產業并購基金達到20支以上。據悉,斗酒網牽手多支投資基金及政府金融機構發起的“中潤盈泰大健康產業基金”也將于近期宣布成立。
無疑,資本的活躍,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包括“健康白酒”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資本環境。
即將于2017年7月召開的大健康領域國家級年會——“2017中國大健康促進大會”,將在繼續推動醫藥、醫療、養老保健產業發展的前提下,為健康白酒、健康養生食品飲料行業新增“專場論壇”,并將邀請有國家部委有關領導,院士等權威人士到會,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鼓與呼。
13萬億大健康時代已經如約而來,“健康白酒”大勢所趨!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敞開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