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是一家O2O的電商,我們認為互聯網是生產工具。線上是潮流,互聯網帶來了消費者主權的崛起,但是也有弱點,而線下有很多優點,是線上最致命的缺點。
我個人認為線上成本一定比線下貴,有些人說線上沒有房租,沒有人員,成本就便宜,但是這是騙人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許多線下經銷商被線上忽悠進去,但是我們親身經歷了,還是覺得走在地上比較踏實。
按照1919的經驗,酒類電商物流成本10%+,人均客單量在1000元左右,酒需要二次包裝,而且比其他行業要更加結實,要有不同規格的泡沫,還需要氣囊,需要人工打包。第二為了保證快遞公司取件方便,要建立庫房,第三還需要順豐來取貨,還需要城市配送站,再送到消費者家里,有些消費者還存在退換貨的問題。這些環節下來,物流成本就達到了10%左右。
我們再來看看流量。先說實體店。我們的實體店開在街邊,只要是好的口岸就有流量,一個好的實體店一年可能有5000個會員,一個會員一年消費兩、三次,每次3000元左右的銷售量。那么,總體來看,一個店的銷售額大概就在1000萬左右。有些店到第四年能夠一年有4000萬的銷售額。
而純電商要達到這樣的流量,必須去平臺上面去競價排名,去優化,去打廣告,才能帶來流量,因為面向全國,瞬間看到很多,但是這種流量是被夸大的,龐大的流量費用迫使電商有多少錢燒多少錢,F在很多電商是靠價格競爭力,這些都是成本問題。
我們認為,單店銷售1000萬的時候,線下門店的綜合成本是6%,包括房租、人員、稅金、水電等等,大約是60萬左右,但是電商的物流成本就達到10%,所以線上一定是比線下貴的,前提是線下門店要學會做零售,要能夠生存下來。
而單店銷售為2000萬的時候,門店綜合成本大概是3%,如果有了線下再去做線上,那么只需要增加1%的成本(提成和線下員工做配送的油費)。
可見,如果做好線下的經營,1%就能干掉10%。
如何做好門店線下經營呢?目前,1919做的是倉儲式門店。門店銷售部分可以養起6%的成本,門店除了是倉庫,也是一家零售連鎖公司,又是一家順豐配送公司,又是一家電商公司。
在1919員工只做三件事情:用條碼槍來結賬,做簡單的接待和理貨。根本不需要去做團購,不需要二次包裝,也不需要打包的材料、人員和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線下成本比線上便宜。
線上成本10%不會變只會增加,送貨時只能用快遞。沒有門店的地方只有通過快遞,這是無法去掉的成本。
不要刻意去做電商,酒類產品從法律意義上是違禁產品,是不能做快遞的,現在是灰色地帶,F在洋河、茅臺都在做這個事情,酒廠把訂單入口,把線下門店和訂單入口結合起來,大家不要去迷信垂直電商。
線上成本比線下貴,線下線上結合成本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