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內兩次縮減事業部,1月內兩次提價,近期突圍乏力的郎酒要搞什么大事情?業內紛紛認為,郎酒是要集中力量打造爆款大單品。然而,現在還有多少人喝白酒?白酒業怎樣才能吸引年青一代?逆境之中,茅臺股價為何獨領風騷,連創新高?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從郎酒出發,發散性思考,為您深度解析白酒行業的故事。
一、 大動作——郎酒五變三 要搞爆款?
近日,有消息稱郎酒五大事業部將進行重大調整,五大事業部變為紅花郎、小郎酒、郎牌特曲三大事業部,原新郎酒和郎牌原漿事業部與郎牌特曲事業部合并。事實上在不到一年之前,2016年7月,郎酒就對各大事業部進行過調整,將老郎酒事業部整體并入紅花郎事業部。
除了事業部調整,為實現年初許下的“百億”諾言,郎酒還推進了一系列價格調整政策。
2月25日,紅花郎系列產品正式執行2017年1月發布的調整后出廠價,其中紅花郎(10)出廠價上調20元;紅花郎(15)上調40元;青花郎取消所有配贈政策。
僅4天之后,郎酒再發《關于紅花郎系列產品核心聯盟商價格調整通知函》,表示自3月1日起紅花郎系列核心聯盟商價格上調。據悉,兩次調價后,紅花郎價格大約上調了60-100元。
一年內兩次縮減事業部,1月內兩次提價,一向低調的郎酒要搞什么大事情?有業內人士認為,郎酒是要集中力量打造爆款大單品。
二、解析——郎酒的沉浮曲折之路
·梳理:郎酒的前世今生
四川郎酒的正宗的產地是四川古藺縣的二郎灘鎮,此鎮地處赤水河中游,四周崇山峻嶺。就在這高山深谷之中有一清泉流出,泉水清澈,味甜,人們稱它為“郎泉”。因取郎泉之水釀酒,故名“郎酒”。古藺郎酒已有100多年的釀造歷史。據有關資料記載,清朝末年, 當地百姓發現郎泉水適宜釀酒,開始以小曲釀制出小曲酒和香花酒,供應當地居民飲用。1932年,由小曲改用大曲釀酒,取名“回沙郎酒”,酒質尤佳。從此,郎酒的名聲越來越大,聲譽也越來越高。
赤水河流域可以說是酒鄉,古藺鎮雖在四川,但是和貴州的茅臺鎮其實隔得非常近,約三百五十公里,也就是北京到石家莊的距離。而貴州茅臺、四川郎酒也被人們稱為“赤水河畔的姐妹花”。
1956年 在成都金牛壩會議上,周恩來總理說:“四川還有一個郎酒嘛,解放前就很有名,要加快擴大生產!”有了總理的鼓勵,郎酒的發展可謂一帆風順。
1998年,古藺的郎酒廠改制為四川郎酒集團有限公司。
2001年,開始從大型國有企業向民營企業的成功轉制。
2009-2011年,郎酒連續3年獨家冠名央視春晚節目。
·屢敗屢戰的上市夢
在資本市場上,郎酒并不順心。2002年、2010年,郎酒曾先后兩次謀求上市,均鎩羽而歸。今年2月6日,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表示,2016年郎酒集團與酒有關的產業全部整合到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為上市做準備。
相關資料顯示,2010年,郎酒銷售收入達到58億元,2011年、2012年均突破百億。然而因政策形勢與此前掠奪式渠道擴張,導致庫存高企,郎酒抗風險能力極弱,2013年集團業績迅速滑落,萎縮至82億元。業績一路下滑的同時,郎酒高層也動蕩不安。2012年底,汪俊林卷入當地的一起案件,被要求協助調查。在消失近兩年后,2015年汪俊林回歸,迅速對郎酒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整合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清理產品線、提出重回百億的目標。但是距2019年僅剩2年,實現百億目標恐怕并不容易。
·郎酒折騰已不是一兩天,12年內7次組織調整
一直以來,郎酒銷售體系的組織結構都隨著公司戰略調整,從2005年開始,郎酒營銷組織的較大變動已經有七次。
2006年,實行銷售公司統領之下的品牌事業部制。經過多次調整,最終定型為紅花郎、新郎酒、郎牌特曲、老郎酒及流通品牌五個品牌事業部;2012年底,郎酒率先實現事業部獨立,將公司業務分紅花郎、新郎酒、郎牌特曲、老郎酒、流通等5大事業部獨立運作;2014年7月,郎酒組織架構調整實施“三權”分離;2015年12月撤掉大區,五大事業部變為六大事業部,分為紅花郎、小郎酒、老郎酒、郎牌特曲、新郎酒、郎牌原漿事業部;2016年7月,老郎酒事業部合并入紅花郎事業部,此輪機構調整完成后,郎酒銷售公司下轄五個事業部;2017年3月,郎酒再次調整,郎牌原漿與新郎酒事業部與郎牌特曲事業部合并,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