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媒體公信力下降的受眾因素
從表層上看,人們對媒體的絕對需求持續增長,與人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信息需求迅速增加,而這些實用信息的發布與傳播往往并不是以報紙、電視、廣播等主流媒體形式實現的。因此,人們對媒體的依賴性并沒有按比例增加。
從受眾的現實生存狀態而言,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的不斷成熟,中國社會正面臨著一個巨大的轉型。在這一過程中,社會分化與整合的過程大大加速,作為個體的受眾,面臨的競爭和壓力空前增加,在人們對信息需求不斷增加的同時,信息對人們的生活和非工作時間的干擾作用被放大了,造成對媒體及信息一定程度的抵觸。
輿論引導和宣傳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新聞媒體的政治功能發展充分,新聞媒體的經濟、社會服務職能起步時間較晚,發展還不是很充分,這就形成了新聞媒體服務提供與廣大人民群眾需求之間的一對矛盾。隨著中國社會轉型的不斷深入,媒體的大眾化傳播和日益細分化的受眾需求之間也形成一對矛盾。
有著如上三個方面的影響因素,使得當今以廣告為代表的媒體的公信力正在不斷下降,況且,當今社會,一切都以金錢作為衡量標準的經濟社會,追求經濟利益在社會上已經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反映到廣告媒體中來,那就是虛假廣告耗盡了受眾對廣告媒體所殘存的一丁點兒信任。
公信力下降,酒企何去何從?
秦池標王事件,對整個白酒界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同時也是深遠的。這種影響,也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同時進行深入的探討,積極方面來說,秦池標王事件開啟了“廣告酒”的先河,在白酒界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的意義,在此之前,關于白酒的廣告雖然也有,但是不成體系,也沒有策略可言,基本上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自從秦池標王事件以來,廣告的影響力被徹底的發掘了出來,之后的白酒廣告,就進入了連篇累牘的狀態之中,而且也獲得了顯著的效果,從這一方面來說,秦池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開風氣之先,始作俑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從消極方面來說,秦池標王事件也暴露了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供不應求時白酒企業應該怎么做;第二,面對消費者的信任危機之時,白酒企業又該如何面對。秦池標王事件爆發的前提就是,秦池的市場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與秦池的生產能力不符,在這種質疑之下,爆出了秦池“勾兌門”,由此,引發了消費者對秦池的不信任。在面對這種信任危機的時候,秦池不是積極出面澄清事實,而是選擇了消極的回避態度,這讓消費者更加的不滿,不信任、不滿的情緒在秦池的無視和回避之下,愈演愈烈,最終將秦池打翻在地。秦池標王事件直接引起了白酒界廣告公信力的下降,秦池作為始作俑者,自然成為了眾矢之的,應對的失策也加速了秦池的敗亡。
事情已經過去了整整二十年,但是事情帶給我們的影響還在持續,最為重要的影響就是,廣告媒體公信力下降時,白酒企業在市場營銷的策略上應該何去何從。
首先,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打造自身的市場影響力的同時,還需要勤修內功,切實保證產品的質量。因為,對于企業來說,尤其是白酒企業,品質就是企業的生命。產品品質得不到保證,所有一切都將無從談起。
其次,營銷技巧很重要。關于營銷技巧,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有著一整套切實可行的方式方法,那就是白酒界著名的“九個營銷”策略。如此一個規模龐大、影響力巨大的大型白酒企業尚且如此重視營銷技巧,其他白酒企業如果要提高美譽度,更需要在營銷技巧上下大工夫。這就要求白酒企業需要有一整套符合自身條件的營銷策略和營銷技巧。
再次,緊跟潮流是關鍵。這就給白酒企業提出了一個更高層次的要求,那就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緊跟行業發展方向,適時調整自己的營銷方向、品牌訴求、企業理念。例如汾酒的“中國酒魂”、洋河的“中國夢”“新國酒”就是在時代大背景下提出來的,而且獲得了相當好的影響。
最后,傳承創新是方向。在發展中傳承老工藝,在傳承中創新新技術,是白酒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只有傳承,沒有創新,這樣的白酒企業就喪失了活力;只顧創新,忽視傳承,這樣的白酒企業就沒有了厚度。
總而言之,白酒企業在面臨廣告媒體公信力下降時,有許多辦法可以應對。就目前而言,廣告公信力下降對白酒企業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并不是太大。即便如此,白酒企業也應該對廣告營銷報以清醒的認識:廣告營銷是一把鋒利無比的雙刃劍,既可以將你捧到天堂,也可以把你踩進地獄。如何正確運用,考驗著每個白酒企業的智慧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