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言論、也有不少經銷商擔心:中間商會不會被取代?二批是不是要消失?我的回答是:你們放一萬個心,二批不可能消失。
沒價值的才會消失
每一個渠道、每一個環節能出現、能存在的原因是因為它有價值。一級經銷商能把所有市場都做完?不能,所以需要一些區域、細分渠道的經銷商。不管是一級經銷商還是二批, 都不是所有渠道、所有消費者能對接的,因此,我們還需要團購商、需要批零兼營的客戶。舉個例子,在北京,政府要提升形象,強勢的取締菜市場,讓買菜都進超市。結果呢,在街頭自發形成了早市,早 7 點管理人員沒上班前, 完成交易。一個市場的存在,一種渠道的存在,都是因為有需求。只要有需求,就有人千方百計地去做。二批商是不可能消失的。但是, 這并不意味著白酒渠道不會改變,也不是說現在的這些商家就一定能應對未來的競爭。
不撇脂的電商才有行業價值
這幾年白酒流通行業的變化,比較熱鬧的有兩類: 一類是酒類電商, 一類是酒類連鎖。
老實說,對他們我都不是特別看好。因為這兩類干的幾乎都是撇脂的事——靠線下成熟產品完成銷售額,靠成熟產品的低價吸引消費者。這對行業而言,銷售轉移而言,沒什么價值。我認為,真正有行業價值的酒類電商一定要創造自己的淘品牌。
淘寶、天貓上面無數事實都在告訴我們:互聯網、電商帶給消費品行業的最大價值,就是可以創造淘品牌!成功的案例很多,像裂帛、茵曼、韓都衣舍、綠盒子、御泥坊、阿芙、 佰草集、七格格、 三只松鼠等等品牌產品。它們憑借著精準的產品定位、過硬的產品質量, 以及不斷累積的顧客資源,形成了各自的優勢和特點,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有人會說,白酒行業很特殊。這種觀念其實是我們這些業內人士自己制造的藩籬。白酒的消費是多樣性的, 而且越往后走,消費的動機越多,就算是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等等這些大牌都無法統一。但現在,還沒有一個機構在做這部分細分消費者的研究,并根據他們的需求,制造產品、創立品牌的?梢赃@么說,白酒還沒有真正的電商。我相信,未來的酒類電商,一定會推出淘品牌。
所有面向消費者的服務, 都值得嘗試
再看酒類連鎖,要評價一家酒類連鎖好壞優劣,不一定要看它店面數量多少,也可以暫時不管它的銷售額,就看它服務做得怎么樣,F在的酒類連鎖要生存,除了門店銷售外,更重要的是基于會員的電話銷售,網絡銷售的訂單響應。多少時間能把酒送達?在一個可接受的時間內,讓消費者拿到酒,這就是需求。你能否滿足?如何滿足?你的系統是不是已經完美對接?
其實,20分鐘或是19分鐘,數字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你的服務,你的系統,你實現并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你有專業服務,有系統,有團隊,這不僅是消費者需要的,也是廠家需要的,F在有O2O特性的酒類連鎖體量還不算大,只要未來市場做得再大一點,就會有BAT來覬覦。
作為酒業人士,我們不能把目光狹窄當成行業特性本身。未來酒類流通領域,尤其是基于互聯網的、基于消費者需求而新出現的機構未必就一定是行業內的,完全有可能是來自業外的“降維攻擊”。發動攻擊的可能是百度、騰訊,也說不定是滴滴……所以,今天所有面向消費者的服務,都值得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