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集團的專業化重組和酒鬼酒(000799.SZ)的變革正在加緊步伐。近日,酒鬼酒對外宣布,通過股權劃撥,中糧酒業投資公司(以下簡稱“中糧酒業”)變為其間接控股股東。
事實上,自中糧曲線接手酒鬼酒以來,對后者的調整可謂頻繁,酒鬼酒作為中糧酒業版圖的部分,承載著中糧對白酒的諸多“期望”。業內人士擔憂,中糧入局后,酒鬼酒高層頻繁震蕩,不斷催生出人事變局,會為酒鬼酒的未來發展埋下隱憂。
間接控股,深化掌權
3月12日晚間,酒鬼酒公告稱,中糧酒業變更成其間接控股股東。中糧集團成立中糧酒業投資公司作為旗下酒類業務的專業化運營平臺,將下屬間接100%控股的天津中糖物流有限公司(下稱“中糖物流”)和天津中糖華豐實業有限公司(下稱“中糖華豐”)分別持有的酒鬼酒控股股東中皇有限公司(下稱“中皇公司”)34.92%、15.08%股權劃轉至中糧酒業投資。
劃轉完成后,中糧酒業投資將持有中皇公司50%股權,并通過中皇公司間接控制酒鬼酒31%的權益。不過,酒鬼酒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該次劃轉將觸發要約收購,需取得證監會豁免中糧酒業投資要約收購義務。
為此藍鯨產經記者采訪酒鬼酒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公司實際控制人中糧集團成立中糧酒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旗下酒類業務的專業化運營平臺,從戰略層面有利于酒鬼酒穩定發展。
事實上,中糧對酒鬼酒的調整早露端倪。前不久,酒鬼酒對外宣布,選舉中糧酒業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浩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中糧酒業副總經理、長城酒事業部總經理、進口酒事業部總經理李士祎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副董事長。
業內普遍認為,變更間接控股股東、換帥,都意味著中糧酒業進一步強化了對于酒鬼酒的管理和控制,同時作為中糧酒業旗下的唯一上市企業的酒鬼酒,未來將獲得更多的資源聚焦。
調整頻繁
在酒鬼酒之前,業內曾有消息稱,中糧集團有意與古井貢酒、西鳳酒、洋河、杜康等多家白酒企業接觸,以擴張白酒板塊業務,均無功而返。直至2014年,華孚集團整體并入中糧集團,前者子公司酒鬼酒也歸入中糧集團麾下。彼時業內普遍認為,中糧集團多年一直有意開拓白酒市場,酒鬼酒未來將獲得重點扶持。
果不其然,2015年10月酒鬼酒對外宣布,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實際控制人。酒鬼酒也隨之被劃撥到中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食品進行管理。2016年1月,酒鬼酒原董事長趙公微辭職,2月時任中國食品總經理的江國金當選為酒鬼酒新任董事長。
2016年7月,按照中央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要求,中糧集團全面啟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形成“集團總部資本層—專業化公司資產層—生產單位執行層”三級管控架構。此后酒鬼酒又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2016年10月,中國食品宣布剝離酒類業務及其他非飲料業務,僅保留原有的飲料業務,成為中糧集團唯一的專業化飲料業務平臺。今年2月,酒鬼酒董事長江國金、董事逯曉輝兩位高管辭職,3月,王浩、李士祎履新。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中糧不斷強化對酒鬼酒的管控,其資源也將不斷向酒鬼酒傾斜,有助于酒鬼酒的資本化、全國化。但目前酒水市場格局已經頗為清晰,酒鬼酒的體量和品牌力較小,重回一線的難度較大,其高層架構的頻繁變動,為酒鬼酒未來發展也埋下隱患。
業績增長,市場承壓
有媒體報道稱,王浩在今年1月對酒鬼酒進行考察時表示,自成為酒鬼酒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以來,中糧集團、中糧酒業一直不遺余力的支持和推動酒鬼酒業務的發展。兩年多以來,通過聚焦核心產品、梳理產品價格體系、加強企業管理、貫徹“文化酒鬼、生態酒鬼、馥郁酒鬼”品牌戰略,酒鬼酒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并且提出“盼望酒鬼酒能早日重新躋身行業前列。”
事實上,中糧接手以來,酒鬼酒的表現也頗有起色,不僅成功摘帽,還實現業績增長。據2017年年報顯示,該公司營業收入8.78億元,同比增長34.13%;凈利潤1.76億元,同比增長62.18%。酒鬼酒在財報中自陳,公司目前產銷規模較小,2017年度營業收入規模在白酒上市公司排名靠后。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酒鬼酒的酒類銷售量、生產量各為5818噸和6141噸,同比下滑7.16%和4.64%。對此酒鬼酒董秘解釋稱,酒的生產銷售結構有所優化,高端酒的銷售量小一些。
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對藍鯨產經記者指出,目前酒鬼酒既受到來自一線品牌的擠壓,同時遭遇三線品牌的圍堵,今年尚未看到有更多的利好點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