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白酒從量稅調整方面的內容,再度成為今年兩會代表關注的焦點。
據悉,近日,有多位酒業人大代表在兩會上聯名提交關于減免白酒從量稅的議案。酒業人大代表紛紛發言,針對實施多年的酒類企業“從量計稅”提出了相關建議。
業界認為,借由本屆兩會上“振興實體經濟”的呼聲,降稅減成本的訴求或會得到人大與政府的高度重視,從而持續推動酒業供給側改革。
“取消從量稅”成酒業焦點議題之一
2001年5月,財政部發布財稅〔2001〕84號文件,增加“從量稅”。在對糧食白酒、薯類白酒在原按25%、15%征收消費稅的基礎上,再按實際銷售量每斤(500克)征收0.5元的定額消費稅。
“從量計稅”本意是限制酒業生產對糧食的過度消耗,同時按量計稅的原則也會淘汰落后企業。此外,白酒從量稅的征收,也體現了有關部門在扶優限劣方面的考量。
不過,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很多大企業納稅負擔加重,中小企業也出現了漏稅嚴重的現象。對酒業而言,從量計稅影響巨大,呼吁進一步調整的聲音也不斷出現。2005年,國家發改委曾經提出建議,要求研究白酒消費稅政策,取消白酒產品每斤0.5元的從量消費稅。當時國務院領導曾做出批示,責成相關部門作進一步研究。
2015年,中國酒業協會王延才理事長曾在報告中表示,已完成了建議取消白酒從量消費稅等報告,并上報到了國務院有關部門。
今年,“酒業從量計稅”在本屆兩會上成為焦點問題之一,多位人大代表紛紛發聲表示應予取消。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沱牌舍得常務副總經理張樹平受訪時表示,白酒從量稅征收不利于中大型酒廠的結構調整。隨后,全國人大代表、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從優化產業結構,增進白酒產業良性發展角度出發,提議取消白酒0.5元/斤的“從量定額消費稅”。從量稅是走是留,成為了兩會期間酒業關注的熱點內容。
從量計稅造成酒業分化
為什么眾多酒業大佬紛紛主張取消從量計稅?這恐怕與其造成酒業的分化有關。
李秋喜表示,從量計稅初衷是要解決稅收流失,增加稅收入庫。其次是要實施公正稅賦,培植白酒行業骨干企業,淘汰落伍產能。第三是要調整消費習慣,減少消費者對白酒的消費量,同時均衡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
在他看來,如今從量計稅方式已經違背初衷——變相激勵了白酒企業追求高端酒,導致產品構造失衡。
張樹平也在受訪時指出,白酒從量稅原來是為了限制小酒廠的生產,優化行業發展,但實際上,由于生產成本更高,大酒廠往往不愿生產中低檔酒,而小酒廠由于成本優勢占據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