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是中糧集團并購的第一個白酒上市公司,第二個酒類上市平臺(第一個為香港上市公司中國食品,主要產品為長城葡萄酒)。中糧集團近年來頻頻傳出收購其他白酒 企業的消息,但是大多偃旗息鼓,此番擁有了酒鬼酒這一平臺,中糧集團在白酒領域的發展有了更好的助推器。另外,中糧集團也是首批國企改革試點的央企之一,酒鬼酒成為中糧集團的下屬公司,也有望成為中糧集團整合白酒資源的最大受益者。
業績向好,摘帽有望增長可期
三季報業績預示全年有望摘帽。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實現收入4.34 億元,同比增長60.08%,但較歷史高點 2012 年前三季度的 14.78 億元下降 70.64%;歸母凈利潤 61.01 百萬元,去年同期為-76.03 百萬元,2012 年同期為 458.59 百萬元。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為 68.85%,同比增長 8.98pct;銷售費用率 21.51%,同比下降 26.90pct;管理費用率 15.31%,同比下降 15.72pct。公司費用率下降源于收入大幅度提升。三季報經營現金流 1.96 億元,去年同期為-0.66億元。
市場加固,“省內重點做、省外做重點”
酒鬼酒產品的售價在歷史上曾經高于茅臺和五糧液,也曾經試圖在全國建立銷售渠道,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白酒企業。但之后全國擴張之路并不順利,公司逐漸轉變為主攻重點市場的區域性酒企。公司秉著湖南地區重點做、外省做重點,并積極拓展東北市場的策略。華北和華中地區現為公司最主要的兩個區域性市場。公司在華中華北兩地區的銷售收入占比從 2010 年的 67%提升到 2015 年中報的 88%。
產品調整,結構日趨合理高低發力。
公司主打酒鬼酒、洞藏酒鬼、湘泉酒、內參酒等系列白酒產品,暢銷全國 30 多個省、市、自治區,遠銷美國、日本等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發展之初實施主、副品牌戰略,分為高端品牌酒鬼酒系列和中低端品牌湘泉酒系列。不過公司之后還發展了眾多品牌,比如像三千年、新世紀、小酒鬼、無上妙品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拳頭產品酒鬼酒系列的市場影響力。近年來,公司將產品結構梳理的更加清晰,酒鬼酒和湘泉酒一主一副,一高一低,并輔以具有特色的內參酒系列以及洞藏酒系列。在厘清了公司產品結構后,公司有望更好的落實 2014 年提出的產品轉型目標。
費用控制,主次分明輕重有序
通過進一步細化公司的銷售費用率,我們將銷售費用項下的廣告促銷費、廣告宣傳費和市場開發等費用拆出組成“市場開發費用率”,分析不同類型企業的費用支出情況,進而通過公司未來的定位來推測“市場開發費用率”的變化趨勢。全國性龍頭酒企和區域性龍頭酒企在“市場開發費用率”上成本較低,而保守型地方酒企次之。跟隨龍頭的全國性酒企和試圖擴張的地方性酒企不得不在市場開發費用上不斷加碼來跟上領先者的腳步。酒鬼酒的未來定位是省內重點做、省外做重點,預計公司的費用率仍會高于保守型地方酒企,但會低于擴張型地方酒企。
中糧國改,進程紅利酒鬼酒跟隨受益
2014 年 7 月,國資委召開“四項改革”試點新聞發布會,宣布 6 家央企入選首批試點名單,中糧集團榜上有名。而推出的四項試點包括國有中央企業改組資本投資公司、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董事會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試點和向中央企業派駐紀檢組試點,也明確表明了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和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將開展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2015 年 12 月,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透露,國有企業改革還將開展中央企業兼并重組以及員工持股等十項改革試點工作。國投已于15 年 9 月召開試點改革總體方案動員會,而中糧集團的改革試點方案也已完成,正在等待詳細方案的推出。
國投和中糧旗下上市公司改革方式梳理
中糧集團一直以來想擴大自己在白酒行業的版圖。2012 年 12 月 4 日,時任中國食品董事總經理的欒秀菊宣布中國食品正式進軍白酒行業。除了中糧集團旗下成功控股參股的白酒資產,還屢屢傳出其他收購緋聞卻又屢屢不了了之,旗下缺乏一個有力的白酒品牌是其中原因之一。中糧集團此前擁有的酒類業務資本運作平臺僅為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中國食品,其主要產品為長城葡萄酒。
中糧集團旗下白酒資產
此番掌控酒鬼酒這一上市公司平臺后,公司有望通過非公開發行等方式重啟白酒產業的收購,除了擴大自己的白酒產業,還可以順勢增加自己在酒鬼酒中的持股比例,員工持股計劃也或能成行。因公開資料未有顯示中糧集團與香港外資股東有關聯關系,可測算中糧集團持有的酒鬼酒公司股權僅略高于 15%,所以因公司控制權問題,預計公司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希望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