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用這句話形容貴州白酒進入2022年的發展節奏可謂恰如其分,從國發2號文件的最高指示到貴州省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名單的出爐,一波接一波的重磅新聞不僅僅把貴州白酒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更給進入中場的醬酒品類吃下了“定心丸”。
種種跡象表明:政府“有形的、強有力的手”正在把醬酒推向一個更規范、長遠的發展局面,而這顯然不僅僅有利于黔酒的長遠發展,更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白酒產業的持續繁榮。
1、政策“核變”新導向
貴州白酒發展的國家重視度和政府參與度,從來沒有像今年這么猛:
1月26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業內稱之為:國發2號文件)。意見提出,發揮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優勢,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同時,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深化效率導向的國資經營評價制度改革,推動國資監管切實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穩妥推進白酒企業營銷體制改革。
這是白酒行業第一次被提到國家文件的戰略高度,顯然這種從未有過的戰略重視程度對貴州白酒產業的發展將是一次重要的政策利好。“國務院的指導意見,無疑給了行業有些搖擺的醬酒產業一針強心劑”北京卓鵬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田卓鵬給出這樣的評價。
2月8日,貴州省發改委官方網站發布《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大力推進實施2022年2500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的通知(黔發改投資〔2022〕67號)》,其中酒類項目接近60個,包括匯川區貴州董酒新增4萬噸擴建項目、貴州珍酒三期(永勝)擴能技改項目、湄潭縣湄河酒業5000噸白酒生產線建設項目、貴州國臺酒業有限公司年產6500噸醬香型白酒技改項目、勁牌茅臺鎮酒業有限公司新增年產8000噸醬香型白酒技改項目、貴州國臺懷酒酒業有限公司年產4000噸醬香型白酒技改擴建建設項目(一期)、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君豐酒業有限公司2000噸醬香白酒技改工程建設項目、赤水市年產5000萬只酒瓶蓋生產線建設項目、習水縣隆巍科技白酒包材項目(隆巍科技包裝項目)等。
2月16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發布了《2022年貴州省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名單》,名單共包含省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3347個、年度計劃投資6448.79億元,其中涉及酒類項目多達62個,除了之前公布的珍酒擴建(二期)工程、董酒新增4萬噸擴建項目、國臺酒莊年產1萬噸醬香型白酒技改項目、勁牌酒業年產1.5噸醬香型白酒技改項目、國臺酒業年產6500噸醬香型白酒技改項目等,還新增了仁懷市金東醬酒釀造基地及文旅項目、習水縣京糖酒業項目、習水縣山東史丹利1萬噸醬香型白酒技改并購擴能項目等一批新項目。
2、從野蠻生長到產業進化
其實變化從2021下半年就開始了,最明顯的要數仁懷市茅臺鎮,這個醬酒圈“核心中的核心”,政府力量主導“關停并改”,許多生產不規范、污染處理不達標的小作坊開始出局,當時有業內人士表示“行政力量親自下場,關于產能整合,進一步實現茅臺鎮的凈化”。
進化一定伴隨著凈化,從國發的2號文件到貴州省重大工程名單的披露,顯然一場關于貴州白酒,準確來說是貴州醬酒的新的利好風暴正在來臨。顯然政府主導力量的規劃與參與,不但有利于貴州醬酒產業長期持續的發展,有序的資本引入,“好鋼用在刀刃上”,據了解這一波關于貴州白酒的總投資超過735.5億元,目前已引入民間資本約314.6億元,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143.2億。據不完全統計,這些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貴州將新增產能近30萬噸,在現有產能基礎上翻番。
除了投融資的規范引入外,貴州省政府更在有力地引導全省白酒產業的協調發展,以其60多個酒類重大工程項目為例,除仁懷產區的21個外,還包括習水產區13個,遵義產區8個,赤水5個,金沙6個……顯然在給擁擠的仁懷解壓的同時,更有利于這波醬酒熱的利好覆蓋到習水、金沙、遵義等產區,進而全面開花;當然好處還有很多,比如完善產業鏈配套,除了產能建設,還包括包材、瓶蓋、文旅項目等系統性跟進;再比如同時更有一些環保項目的配套,充分處理好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關系,謀求可持續發展……
顯然,從過去野蠻生長的醬酒品類熱正在結束,從品類熱到品牌熱的中場拐點之際,貴州省政府主動擔當、大刀闊斧,這有利于規范整個產業的頂層設計。同時因為貴州白酒的重要性,尤其是其在醬酒領域的主導地位與話語權,顯然,這對整個中國醬酒的發展都意味著:這場關于政策超級新風口的來臨。
3、醬酒中場新布局下的新抉擇
在前段時間由酒說舉辦的2022新年第一場醬酒直播中,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就特別指出:不要浪費每一次危機,每一次危機都是一次全新的布局機會。而現在就是新布局機會,對大的酒廠是一次布局機會,對新的品牌是一次布局機會,對過去沒有“搶到”好醬酒配額的經銷商也是一次寶貴的布局機會。
新布局就意味著重新選擇,隨著醬酒中場調整期的到來,這個時期:企業要處理好發展速度、增長質量以及價格漲幅三者的關系,頭部醬酒企業需要重新考慮、醬酒新勢力需要做出新抉擇,渠道力量需要做出新組合……“過去市場反饋的一些問題,比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企業發展不均衡、資本入駐良莠不齊、大肆擴產與生態環境承載等,這些沖突與矛盾不是企業層面能解決的,一定需要政府的參與與引導,這是好事,也看出了對醬酒長期發展與持續發展的堅定信心”田卓鵬指出。
其實時間拉長一點,政府力量早就參與進來,甚至直接“下場”了,典型的如貴州醬酒集團、仁懷醬酒集團等一些“國資力量”的參與,顯然小到產能整合,大到產業引導,跳出企業個體層面本身更有利于整個品類的行穩致遠。這不是企業的自覺性問題,而在于打破企業局限更高問題的頂層設計。這對政府而言也是一種抉擇與重新選擇,需要對什么樣的資本說不,需要對什么樣的行為說NO,這是醬酒中場更加需要規范與明確的,紅線思維似乎更加重要。
從無形的手的野蠻生長,到有形的手的宏觀引導,顯然關于貴州醬酒的新變局正在到來,這一定也是行業醬酒的新變局。(原標題:貴州白酒“新核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