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黃酒深厚文化內涵
令紹興人引以為豪的是,紹興黃酒源遠流長,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無論是溫酒斬華雄還是青梅煮酒論英雄——中國歷史上許許多多風流雅致的事,幾乎都離不開黃酒,和白酒則扯不上關系。對中國酒文化深有研究的酒界網紅“楊教頭”說,黃酒才是正宗的文人雅飲、皇家之味,是酒類中的“領導者”,白酒只能望其項背。
這正好應證了塔牌副總潘興祥微信朋友圈里的一篇寫酒文化的美文:從大禹絕旨酒,到越王勾踐簞醪犒師,再到曹公的對酒當歌,再到李白酒后詩百篇,以及文人墨客盛會蘭亭流觴曲水,中國歷史上凡是和文化沾邊的酒,都是黃酒。而蒸餾過的白酒,一直有沒有登過大雅之堂。哪怕是小說紅樓夢、金瓶梅中描寫的貴族大戶家宴用酒,甚至歷代皇宮里,飲用的也只是黃酒。黃酒,是最有文化內涵的酒,最適合優雅地飲用。
不僅僅是依附在黃酒身上的這些歷史文化,在潘興祥看來,黃酒的釀造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法則釀制,超越并包容科學和技術,其技藝是形而上之道,通天達理,釀成的酒又是形而下之器,可飲可品,滲透著東方文化、哲學、藝術和價值觀,本身就是一種美的生活方式。
新成立的電商平臺“517黃酒商城”也開始發力,以全新的互聯網理念和傳播方式,推廣紹興黃酒文化:舉辦黃酒高峰論壇、興建黃酒學院、建設創新研發或心以及高檔黃酒會所,意欲打造紹興黃酒文化復興基地。
黃酒小鎮的建設帶來契機
黃酒產業還是浙江十大歷史經典產業之一,也是浙江省的“金名片”,但卻一直被市場低估。最新數據顯示,浙江黃酒銷售量占全國總量的23.5%,發展前景廣闊,市場空間巨大。然而浙江黃酒也面臨產品創新不足,市場拓展不廣等問題。在技術大變革、模式大翻新、消費大升級的背景下,如何讓浙江黃酒滿足時尚消費的新需求,讓黃酒與白酒、紅酒、啤酒一樣遍及大街小巷。前年,“黃酒小鎮”在紹興應運而生。
前不久,市、區政府領導調研湖塘酒企后強調:黃酒是紹興的一張“金名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黃酒產業既符合上級要求,也契合柯橋自身發展需求,對加快推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要搶抓機遇,發揮優勢,持續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抓緊抓實項目及配套建設,做大做強黃酒產業,高質量推進湖塘黃酒特色小鎮建設。
黃酒小鎮(湖塘片)位于鑒湖江南岸,南岸主打黃酒特色產業,北岸主打黃酒文化休閑旅游區,規劃總投資50億元,包括游客中心及配套設施、演藝中心、酒吧街區、特色酒店區、民宿街區等,共同形成黃酒“產業+旅游”的特色集合。
對此,兩岸的酒企熱情高漲。“會稽山將進一步完善黃酒博物館,籌建黃酒研究院,并向游客開放年產4萬噸的黃酒釀造車間,共同做強黃酒小鎮,弘揚紹興黃酒金名片。”會稽山紹興酒總經理傅祖康介紹,公司規劃建設黃酒產業園,一期項目已順利投產,公司還在釀造、儲存、灌裝等生產環節實現了計算機管理,實現了“機器換人”,產能進一步得到提高。
而塔牌公司總經理孫雅林則表示,公司將對黃酒釀造車間進行改造,把制酒藥、曲麥到釀酒、封壇等各個釀造環節重新進行串聯,同時推出個性化定制服務,使之更具有觀賞性和體驗性,深入挖掘與開發黃酒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和弘揚紹興黃酒固有的傳統之美和厚重文化,重樹中國制造的文化自信。
至去年底,黃酒小鎮已接待各地考察團、游客2.5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