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嘉士伯披露的2015財年業績,公司在全亞洲多個啤酒市場都獲得正增長,唯獨在中國,2015年全年出現了大約5%的負增長。
喜力方面,得益于越南、柬埔寨、緬甸、韓國和斯里蘭卡等市場的強勢,去年在亞太區的銷量增長6.3%,超過全球水平。但同樣在中國市場,下半年銷售不振,全年的銷量也出現了微跌。
2015年,嘉士伯已經關閉了五個中國酒廠,今年還將繼續關閉兩個酒廠。按照嘉士伯方面的說法,這是“為了鞏固利潤,公司在中國實施大規模的結構調整。”
不過在新疆和重慶等地方,像嘉士伯依然保持良好增長,高端品牌中的樂堡增長就超過了50%。酒業家新媒體創始人林向認為,從行業角度來看,進口的、高端的啤酒正在釋放潛力,主要是中低端啤酒拖了后腿。
林向:2015年的宏觀經濟形勢確實對啤酒這種大眾消費有直接影響,整體啤酒行業的走勢是一致的。另外,啤酒行業消費升級,比如進口啤酒去年的增幅就非常明顯,多家啤酒企業都在加碼進口啤酒業務。嘉士伯的高端啤酒增長其實也很明顯。
啤酒專家方剛認為,啤酒企業的銷量下滑跟中國啤酒市場這個大盤的下滑基本一致。
方剛:2015年全年,國內啤酒銷量同比下滑超過5%,這是繼2014年出現20多年來第一次負增長之后,連續第二年出現行業負增長。另外,這次關閉的工廠主要集中在重慶啤酒,像下屬的安徽九華山啤酒廠、永川分公司、黔江分公司等等。嘉士伯收購重慶啤酒之后,一直在整合的過程中。
像嘉士伯這樣的下滑,在中國市場并不是個案,而是國內啤酒行業現狀的一個縮影。
去年,美國第二大啤酒商摩森康勝離開中國市場,隨后,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啤酒廠商三得利也結束與青島啤酒短暫的“聯姻”,幾乎完全退出中國啤酒市場。國內最大的啤酒公司華潤啤酒最近發布的銷售數據也顯示,2015財年,公司的銷量下滑了1.35%。
啤酒專家方剛說,這在國產啤酒品牌中也是普遍現象,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和銷量下滑相反,啤酒行業銷售額是增長的趨勢,方剛認為,這也顯示出行業結構升級,從這個角度看,算是一種好的調整。
方剛:目前的數據看,國內的幾家巨頭應該還沒有正增長吧。我們衡量啤酒行業的業績,往往用噸位來衡量,不用銷售額來衡量,但銷售額是增長的趨勢,行業特點就是量在跌,但價在升。行業產品結構在調整,嘉士伯也在釋放這樣的信號,像嘉士伯的1664、樂堡,中高端的增長數據還是比較漂亮。酒業家新媒體創始人林向分析,在中國啤酒市場,各大啤酒品牌應該都會更多的往高端布局。
林向:都面臨銷量下滑,高端產品的話,品質更好,比較符合消費升級的趨勢,市場上的消費能力也是有的,他們都會在高端上有很多動作。
啤酒專家方剛說,國人消費在變化,啤酒企業也要在競爭中不斷變化。目前看來,除非天氣出現異常,或者行業發生大型并購,否則2016年也不可能扭轉負增長的態勢,甚至未來還有下滑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