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白酒市場迎來一年中最重要的消費旺季,茅臺依舊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從1月25日起,茅臺集團拿出2018年茅臺酒全年投放計劃的25%,即7000噸茅臺酒集中在節前投入市場,并將其中的40%放在茅臺云商銷售,價格為1499元/瓶,希望以此平抑當前不斷走高的市場價格,滿足節日期間的大眾消費需求。
盡管茅臺穩價的誠意滿滿,但是能否抑制住茅臺酒當前市場價格的不斷走高,仍有待驗證。
1月24日,央視財經頻道推出一期節目,針對53度飛天茅臺價格連漲現象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在北京某大型商場,53度飛天茅臺早已斷貨多時,而在另一家超市,空空如也的貨架上飛天茅臺標價2180元,比茅臺酒廠1499元/瓶終端指導價高出45%。
該節目中所呈現出的飛天茅臺一瓶難求現象,在全國多地都存在。據了解,目前在杭州、鄭州、武漢、長沙等市場,飛天茅臺零售價均已突破1499元,線下實際成交價已漲至1700元~1800元,部分地區超過2000元。盡管茅臺專賣店仍堅守1499元的指導價格,但每個人限購2瓶,并且通常處于缺貨狀態。
一方面是茅臺酒廠不斷加大市場供應,并推出鐵腕措施力求穩價,而另一方面茅臺酒在終端市場價格卻不斷走高,并且一瓶難求,如此矛盾的現狀背后,問題究竟出在哪里?該如何打破這一怪圈?
1、是時候再談談白酒奢侈品戰略了
在1919酒類直供首席品牌官兼河南公司董事長苗國軍看來,定位決定定價,如果定位于民酒,價格就不能高;如果定位于奢侈品,價格就可以高,還可以很高。茅臺當前的現狀是,定位于民酒,但實際成交價普遍在1600元以上,已超出普通百姓的消費水平。換言之,市場推動茅臺早已成為奢侈品。
民酒定位與奢侈品市場價格之間的矛盾,或許就是當前茅臺酒市場價格一路“失控”、越限越漲的癥結所在。突破這一癥結的關鍵點是,在民酒和奢侈品之間,茅臺究竟該如何抉擇?
苗國軍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擁有高端消費能力的群體日益壯大,既然市場可以支撐,何必非要擰著來呢?
在他看來,如果將茅臺酒定位于奢侈品,對廠家而言,利潤可以更高,保障了國有資產增值;對商家而言,不用再糾結,隨行就市即可;對消費者而言,身份認同更加明確;對酒行業而言,可以給其他廠家打開向上空間。同時,從中國白酒的國際化戰略來看,也將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1月24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一份《2018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或許可以為抉擇中的茅臺提供一些參考。
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月1日,大中華區擁有千萬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已達186萬。其中,中國大陸擁有千萬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147萬,比上一年增加13萬,增長率為9.7%。
在對463位個人資產在一千萬元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士進行調研后,結果顯示,在最青睞的酒類方面,有37%的高凈值人士首選中國白酒,而在高凈值人士最青睞的中國白酒品牌中,茅臺以超過45%的絕對優勢位列第一,五糧液穩居其后,夢之藍排名第三。
另外,在最青睞的男士送禮品牌中,茅臺位列第五,僅次于蘋果、路易威登、香奈兒、卡地亞,是前十名中唯一的中國品牌。在它身后,還排列著愛馬仕、古馳、迪奧、寶格麗、勞力士等一眾奢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