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貴州茅臺市值一度站上萬億大關,成為A股第一個市值突破萬億的消費股,日內成交最高價為799.06元,創歷史新高。1萬億市值究竟是個什么概念?
以2016年貴州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34億元計,貴州茅臺的市值已相當于貴州省2016年GDP的85%,幾乎再造一個貴州省。只是問題是,資金追求茅臺的沖動從何而來?茅臺股價還能漲多久?誰才是茅臺“飛天”的真正幕后推手?
貴州茅臺今日報收772.94元,微跌1.58%。但市面上一瓶53度飛天茅臺1800元的零售價格依然堅挺,春節前飛天茅臺還將繼續上漲的預期依然堅挺,資本市場各大機構對茅臺股票還能更上一層樓的信心依然堅挺。
茅臺公司業績樂觀預期、機構投資者長期持有、供需矛盾加劇、中高端消費升級以及春節臨近,資本市場追逐茅臺股票,并不是非理性投資。
只不過,讓媒體和專家們感到糾結的是,茅臺配得上高價股,但逼近800元一股的價格是否已經太高?畢竟,茅臺酒的產能有限而導致其無法大規模的擴大供應量。既然無法像工業品一樣大規模流水線一樣的生產出來,茅臺的業績憑什么能實現跳躍?
“它的酒可以漲價呀!漲價就是它的成長性。”賣酒的經銷商一語道破真諦。
茅臺的成績單
茅臺股票持續攀升并創下新高,與三個官方信息密不可分。
一是2017年12月28日,貴州茅臺發布公告,預計2017年度茅臺酒銷量同比增長34%左右,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6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50%左右;預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8%左右;
二是2018年1月8日,貴州茅臺宣布茅臺酒的出廠價由819元提高到969元,終端零售價格調整到1499元;
三是2018年1月11日,茅臺集團宣布,2018年計劃白酒產量、銷量均達到12萬噸以上,茅臺集團的全年營收目標是突破900億元。
簡言之,就是去年業績高增長、今年酒價高上漲、今年業績目標依然高增長。消息一出,各大券商紛紛上調茅臺評級,給予“強烈買入”的推薦。
這的確是一家神奇的公司。貴州茅臺于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當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6.18億元,上市以后公司營業總收入連續15年增長,其間從未出現下滑。
考慮權息因素后,在上市的15年間,貴州茅臺股價的實際漲幅為5971.89%,高于同期凈利潤增幅,但差距并不大。
總體來看,盡管局部年份估值有泡沫化跡象,但該公司上市以來股價和市值的增長與其業績增速基本匹配。這也意味著,高價股茅臺雖然價格高的嚇人,但股價并沒有背離它的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