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或漲至2000元/瓶
茅臺酒的產能有限,茅臺公司的業績提升唯一的秘密的就是茅臺酒的價格。
對于茅臺酒的價格,貴州茅臺一直的表態是“將茅臺價格定義為民酒消費水平”及“嚴格控制市場價”。2017年4月14日,貴州茅臺對過快上漲的茅臺酒價格進行緊急剎車,貴州茅臺管理層要求各大經銷商必須“確保茅臺酒終端價格穩定在1300元以內”,并發出“以雷霆手段對有意人為抬高和擾亂茅臺酒終端價格的個別市場亂象實施零容忍”的管控信號。
但時隔大半年,漲價還是來了。1月8日,貴州茅臺宣布53度飛天的終端零售價格調整到1499元,但在市面上真實售價卻已經高達1800元。
貴州茅臺此次宣布漲價,緊接著就是元旦和春節前夕的又一消費旺季,業界已經開始討論茅臺酒市場價在2018年沖破2000元的可能性。“如果春節前還是這個局面,賣到2000元完全有可能。”一位茅臺經銷商如此預判。
漲價似乎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根據茅臺公司的公告,預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8%左右,2016年其利潤總額為239.57億元,據此計算,2017年預計其利潤總額為378.52億元。那么其每天利潤1個多億。而根據2018年銷量和業績目標來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茅臺公司的利潤還將更上一個臺階。
誰是茅臺的幕后推手?
貴州茅臺股價創新高,市值破萬億,關于貴州茅臺股價是否已經泡沫,還能漲多久等等諸如此類問題的解答,最終歸結到一點,就是茅臺酒的價格是否可以持續上漲。
茅臺的傳統銷售模式下,經銷商顯然是茅臺酒價提升無法繞過的一環。貴州省醬香型白酒研究中心秘書長申柏濤就表示:
經銷商比較常見的“舞弊”行為是,一級代理商作為酒廠的簽約客戶,只得嚴格遵守零售指導價賣給二級代理商;但二級代理商不是酒廠簽約客戶,可以較高的價格賣給銷售終端或其他經銷商吃差價,而一級代理商本身又是二級代理商的股東。
也就是說一級代理商用廠家指導價賣貨給自己的“左右手”,“左右手”再提高價格賣給銷售終端,借此達到獲利的目的。
對于經銷商擾亂市場價格的行為,貴州茅臺似乎管控措施嚴厲但收效甚微,其實貴州茅臺自身也難以遏制提價的沖動。對于1月8日的這次提價,貴州茅臺官方公告對漲價原因的解釋是:為統籌兼顧各種因素,尊重市場規律,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國有資產增值,維護股東權益。
說白了,作為國有企業,作為上市公司,貴州茅臺的股價居高不下,股東利益如果不追加,就無法形成對股價的支撐。只不過,這一次貴州茅臺提價選擇的時間點實在是讓習慣喝茅臺的消費者們無法接受,春節消費高峰期臨近,難道不接受提價不喝茅臺嗎?
誰是茅臺上漲的幕后推手,是資本市場的狂熱嗎,那只是結果,真正的大BOOS恐怕是貴州茅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