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之死,都不是死于市場,而是死于用人。葡萄酒產區的興與衰也一樣,核心取決于產區政府,取決于政府主管團隊。
最近這幾個月,中國葡萄酒的兩大巨頭企業頻頻進行人事調整和調度。李士祎出任了中糧酒業事業部總經理,張裕的周洪江出任董事長,孫健出任了總經理。同時,其他崗位也有對應的人員調整。同時,長城則在3號上午進行了戰略發布。
張裕和長城是中國葡萄酒的頂梁柱,也是市場的風向標。在進口酒如火如荼之際,在2018年新年剛到來之際,兩大企業的人事調整,與以往企業的人事調整相比,有著本質的不同,釋放了以下三大信號:
第一大信號:企業戰略的調整。
高層調整看戰略。張裕和長城此次調整的都屬于高管層面,屬于企業最高決策層這個層面。顯然,企業在承襲原有戰略中有效部分的基礎上,會有新的戰略思考。長城已經在前幾天公布了全新的戰略規,明確了“中國長城,紅色國酒”全新的戰略定位,并圍繞此戰略,提出“好品牌、好產品、戰終端、強組織、新機制”等五大舉措的十五字方針。想必新年之后,會有很多市場的新動作出臺。不出意外,張裕也會在年前出臺新政。張裕的目標不僅在于本土市場“中國代表”的領袖地位,而是要在全球葡萄酒領域成為中國葡萄酒企業的第一代表,并成為世界級的葡萄酒運營企業?梢灶A見,2018年,張裕不僅會推行在此之前的相關措施例如全球化布局、大單品品牌矩陣、線上線下渠道的打通和掌控等,還會有一些新模式推出。
第二大信號:市場爭奪力度加大
張裕要在鞏固已有的地位中加強對市場的掌控,并多方出擊,形成強大的市場競爭力。例如,一些列新品的上市與推廣,全球范圍內的跑馬圈地,終端渠道的進一步深耕等。長城由于前些年的市場表現并不好,所以,要通過戰略調整,特別旗下公司的職能劃分與新市場定位的區隔,從而形成合力,釋放競爭優勢,并對品牌系進行全新的定位,實施的是“復興計劃”。由此可以推斷,兩家企業必然都會加大對市場爭奪的力度。
第三大信號:國產酒迎來新一輪發展
張裕和長城都是全產業鏈企業,雖然雙方都有進口酒業務,但畢竟國產酒是主導。而且都在眾多產區有種植基地、工廠和酒莊。因此,兩家企業的市場行為,牽涉面是廣泛的。加之在張裕和長城開始調整市場戰略之后,其他企業特別是緊跟其后的企業,例如威龍,也一定會進行戰略的新部署,來應對可能會出現的新競爭局面,而很多中小酒廠酒莊也會跟隨市場風向做對應的調整,從而使整個中國葡萄酒產業在2018年會出現反彈,甚至是連續4年下滑的終結,迎來新一輪的發展。
對于其他很多中小企業來說,不能看熱鬧,要立即對自身企業進行全新的審視,要做好以下兩點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