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點:做好準備迎接2018年的新挑戰
2018年,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說,從競爭層面看,可能比以往更加艱難。因為不僅面臨進口葡萄酒的更多涌入和市場蠶食,還要面臨張裕的強勢爭奪和擠壓,以及長城的市場瓜分,也會面臨部分次強勢企業與品牌的競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進則退,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做進口酒的企業也一樣,甚至面臨的問題更加嚴重一些。所以,企業必須從團隊建設、產品研發、運營模式這三個方面要做重點思考,不要掉以輕心。
第二點:不能被動挨打,要主動出擊
不管是進口酒里的奔富還是卡思黛樂還是其他知名企業和品牌,亦或世界名莊,還是國產的張裕長城等等,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優劣勢,也不可能通殺市場。因此,其他很多中小企業要善于把握市場機遇,把這種看似殘酷的競爭環境看做好事。企業一定是在競爭中成長起來的,外部的壓力往往會釋放企業的能力,從而獲得新生。沒有大企業、大品牌的市場帶動行為,單獨的中小企業是沒有能力帶動市場的。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雖然是競爭關系,其實也是在共同做大市場,市場氛圍一旦起來,在中國當前的環境下,空間是巨大的。每個企業其實都還是有機會的。
當然,對很多企業來說,水漲船高也能獲益,但要想發展,必須運用全新的策略和模式。否則,很難能夠沖出重圍。這些新模式可能是產品的創新,也可能是渠道的創新,還可以是推廣方式的創新?傊谶\用傳統方式的基礎上,在深耕細作的基礎上,要有自己的拳頭,要有自己的模式、自己的“絕招”,要能使自己的這把劍有更加“鋒利”部分。
同時,對很多企業來說,也要審視自己的團隊。傳統觀點認為:基層看才能、中層看德行、高層看胸懷,但其實是不對的。高層有胸懷,中層有德行,但能力不行也沒用。真正有用的是:高層有戰略,基層有執行,中層有管理。其實都要有能力,只是能力要求不一樣。但不管怎樣,企業的團隊主要成員的水平,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生死。所以,企業也必須要在年底要思考如何調整人員,這是事關2018年的大事。原則上說,企業業績是衡量一切的標準。否則,就要考慮如何調整了。
有時,企業重要人員的調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但最高決策人如果沒點這樣的魄力是不行的。用人不疑,疑人還要用。關鍵就是能力和人品。不同階段用不同的人,例如拓展市場和管理市場是不同的,正像打江山和守江山是不一樣的。
總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同樣道理,企業要敏銳看到市場的變化,不要把大企業的人事調整不當回事,也不要把上述思路不當回事,要真正重視起來。企業是你的,調整不好,用不好人,恐怕你只能自己干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