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釀網配圖
飲酒簡單來說就是喝酒,在家里可以自由一些,隨意喝酒都沒關系的。但如果是在外面喝酒,或者是參加酒會,就要學習一些飲酒禮儀了,因為這會讓你看起來非常優雅有禮貌,給人留下好的印象。下面佳釀網小編為大家介紹常見6大飲酒程式。
敬酒干杯
在較為正式的場合,飲用酒水頗為講究程式。在常見的飲酒程式之中,斟酒、祝酒、干杯應用最多。
斟酒
通常,酒水應當在飲用前再斟入酒杯。有時,主人為了表示對來賓的敬重、友好,還會親自為其斟酒。
在侍者斟酒時,勿忘道謝,但不必拿起酒杯。可是在主人親自來斟酒時,則必須端起酒杯致謝,必要時,還須起身站立,或欠身點頭為禮。有時,亦可向其回敬以“叩指禮”。即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輕叩幾下桌面。這種方法適用于中餐宴會上,它表示的是在向對方致敬。
主人為來賓所斟的酒,應是本次宴會上最好的酒,并應當場啟封。斟酒時要注意三點:其一,是要面面俱到,一視同仁,切勿有挑有揀,只為個別人斟酒;其二,要注意順序,可以依順時針方向,從自己所坐之處開始,也可以先為尊長、佳賓斟酒;其三,斟酒需要適量,白酒與啤酒均可以斟滿,而其他洋酒則無此講究,要是斟得過滿亂流,顯然未必合適,而且也是浪費。
除主人與侍者外,其他賓客一般不宜自行為他人斟酒。
敬酒
敬酒,亦稱祝酒。它具體所指的是,在正式宴會上,由主人向來賓提議,為了某種事由而飲酒。在敬酒時,通常要講一些祝愿、祝福之言。在正式的宴會上,主人與主賓還會鄭重其事地發表一篇專門的祝酒詞。因此,敬酒往往是酒宴必不可少的一項程序。
敬酒,可以隨時在飲酒的過程中進行。頻頻舉杯祝酒,會使現場氛圍熱烈而歡快。不過,要是致正式的祝酒詞則應在特定的時間進行,并以不影響來賓用餐為首要考慮。通常,致祝酒詞最適合在賓主入席后、用餐前開始。有時,也可以在吃過主菜之后、甜品上桌之前進行。不管是致正式的祝酒詞,還是在普通情況下祝酒,均應內容愈短愈好,千萬不要連篇累牘,長篇大論,喋喋不休,讓他人等候良久。在他人敬酒或致詞時,其他在場者應一律停止用餐或飲酒,坐在自己座位上,面向對方認真地洗耳恭聽。對對方的所作所為,不要小聲譏諷,或公開表示反感對方的啰嗦。
干杯
干杯,通常是在飲酒時,特別是在祝酒、敬酒時,以某種方式勸說他人飲酒,或是建議對方與自己同時飲酒。在干杯時,往往要喝干杯中之酒,故稱“干杯”。有的時候,干杯者相互之間還要碰一下酒杯,所以它又被叫作“碰杯”。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議。提議干杯者,可以是致祝酒詞的主人、主賓,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在場飲酒之人。提議干杯時,應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其杯底,面含笑意,目視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祝福對象,口頌祝頌之詞,如祝對方身體健康、生活幸福、節日快樂、工作順利、事業成功以及雙方合作成功等等。在主人或他人提議干杯后,應當手持酒杯起身站立,即便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水杯裝裝樣子。在干杯時,應手舉酒杯,至雙眼高度,口道“干杯”之后,將酒一飲而盡,或飲去一半,或適當的量。然后,還須手持酒杯與提議干杯者對視一下,這一過程方告結束。
過去,在中餐中喝白酒,干杯必須一飲而盡,杯內不剩殘酒,現在則不必非得如此。在西餐里,祝福干杯講究只用香檳酒,而絕不可以啤酒或其他葡萄酒濫竽充數。飲香檳干杯時,應飲去一半杯中之酒為宜,但也要量力而行。
在中餐里,還有一個講究,即主人親自向自己敬酒干杯后,應當回敬主人,與他再干一杯;鼐磿r,應右手持杯,左手托底,與對方一同將酒飲下。有時,在干杯時,可稍為象征性與對方碰一下酒杯。碰杯時,不要用力過猛,非聽到響聲不可。出于敬重之意,可使自己的酒杯比對方低。與對方相距較遠時,可以“過橋”之法作為變通,即以手中酒杯之底輕碰桌面,這樣做,也等于與對方碰杯了。不過,在西餐宴會上,人們是只祝酒不勸酒,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的,使用玻璃酒杯時,尤其不能彼此碰杯。在西式宴會上,越過身邊之人,而與相距較遠者祝酒干杯,尤其是交叉干杯,也不允許。
酒量適度
不管是在哪一種場合飲酒,都要有自知之明,并要好自為之,努力保持風度,做到“飲酒不醉為君子”。
飲酒限量
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爭強好勝。故作瀟灑,飲酒非要“一醉方休”不可。飲酒過多,不僅易傷身體,而且容易出丑丟人,惹事生非。我國的古語里,早就有“酒是傷人物”,“酒乃色媒人”之說,飲酒時勿忘以之自警。不僅高興之時需要如此,心情不佳之時也需要如此,萬萬不可借酒燒愁,至于存心酗酒,是更不應該的自殘行為。
在飲酒之前,應根據既往經驗,對自己的酒量心知肚明。不管碰上何種情況,都要超水平發揮。在正式的酒宴上,特別要主動將飲酒量限制在自己平日酒量的一半以下,免得醉酒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