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1987年的一次加州之旅徹底改變了Gravner的想法,在品嘗過超過1000款葡萄酒之后,他對他的妻子說道:“我對常規酒不再抱任何期待,這完全背離了葡萄酒的真實一面”。他對各種人工干預和添加劑產生了反感,于是他前往格魯吉亞,學習高加索地區的傳統釀酒技術。隨后Gravner回到自己的家鄉,開始釀造他心目中的“honest wine”。
Gravner選用了本地品種Ribolla Gialla來釀造橙酒,這種葡萄皮厚,富有芳香物質,非常適合做浸皮,且能完美地適應和表現弗留利的風土。因為釀造時要長時間浸皮,他拒絕在葡萄園中使用任何化學制劑,園中卻一派生機勃勃之色。
在酒窖中,他引進古老的2500升格魯吉亞陶罐,將它們埋入地下;他幾乎不干預發酵過程,讓野生酵母來決定成敗,也從不刻意制止蘋果酸乳酸發酵;他不做澄清和過濾,只使用微量的二氧化硫來防治酒變成醋……
從1998年起,Gravner徹底放棄了釀造曾為他帶來許多榮譽的白葡萄酒,僅釀造橙酒和紅葡萄酒。雖然他的橙酒在陶罐中浸皮半年,再在斯拉沃尼亞橡木桶中陳年六年,但卻依然富有活力和新鮮度,國際均價高達50美金。其出色的表現,讓世人重新開始關注這種用原始方法造就的佳釀。
退步 or 進步?
橙酒的復興當然不是一個人的功勞,Gravner的抉擇體現了現代釀酒技術與自然理念的摩擦與碰撞。無論是在葡萄園中還是釀酒車間里,“返璞歸真”看起來都是一個小而美的烏托邦之夢。就像有機酒和自然酒一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釀造橙酒,只是想要釀造一種更自然、更獨特的葡萄酒。
但對橙酒持有反對意見者大有人在:“這種酒哪里都可以釀”、“這是種原始的方法,簡直是退化”、“這會掩蓋風土和品種的特性,簡直是對風土的褻瀆”“釀出來的酒沒什么區別”……
橙酒的信徒則這樣反駁:“紅葡萄酒經過浸皮,依然能反映品種和風土的特征,憑什么說橙酒就不能呢?”“這種方法尊重自然,最小化的人工干預保留了葡萄酒最純真的味道”……
孰是孰非,各位看官先別急著評說,不妨多試試一些橙酒,再下定論!
題外話
1、 國內哪里能買到Oragne Wine?
雖然隱隱有復興之勢,但橙酒依然屬于小眾產品,目前筆者僅知道兩家國內進口商有貨:上海醇美生活貿易有限公司和上海好機酒國際貿易有限公司(BD500)。
2 、此Orange Wine非彼橙酒……
在葡萄酒世界里,還有不少Orange Wine,可別和橙酒弄混了!
在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省的Condado de Huelva DO,有一種名為Vino Naranja的酒,把切碎的橙皮加入白葡萄酒中,再陳年數年而成,這種酒有著很重的橙皮和氧化風味。
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有一個名為Orange的產區,這里海拔較高,氣候涼爽,頗具潛力,出產的霞多麗相當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