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熱愛白酒,在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推崇的口味,并且伴隨著口味的流行,能衍生出無數的新酒種類。因此中國白酒的品種眾多,香型也分了很多種。
醬香主流和主流外的余韻
赤水河的存在,奠定了貴州酒的地位。按照茅臺酒廠的傳統工藝,九月重陽下沙的時候,正是美酒河漲水的時期,渾黃的河水非常有力量,這種水和當地特有的紅糧,還有夏天制成的伏曲小麥曲合起來,歷經8輪次,每輪次經過一個月的發酵、分層、蒸餾、取酒,至少儲存5年才能勾兌成酒。醬香型白酒在貴州牢固占據著主流。這里面還有深刻的歷史淵源。入清之后,烈性燒酒開創了一大新流派。除了美酒河和茅臺鎮的天然因素外,釀造法的革新還是茅臺酒成功的關鍵,經過多次改進,形成了自己獨到的固定釀酒風格。
川酒:天下濃香
長江及其茂盛的上流水系成就了川酒的深厚底蘊,除了水系統之外,溫暖濕潤、四季分明的氣候,包括當地紅高粱在內的各種糧食,還有傳統的老窖,形成了川酒業流行天下的濃香酒體系。
老窖是川酒傳承久遠的釀造方式,所謂窖池,是當地用一些特殊的黃泥筑成,保水性很強,滲入窖泥的水分能夠充分滿足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連續使用的時間很長就成為老窖。
四川有兩種濃香酒的釀造方式,一種是以五糧液、劍南春為代表的濃香無糧型,以跑窖工藝為準,酒體很豐滿;另外就是以瀘州老窖、全興大曲為代表的原窖法,以酒體中的窖香濃郁著稱。原窖法以高粱為主,所采用小麥制作的曲藥為平板型,故稱為“單糧型”;而跑窖工藝用的糧食較多,還會加上糯米、豌豆、大麥等,制成的曲藥為包包曲,比較大塊松軟。
雅香江淮的白酒特征
在中國的濃香型白酒釀造流派中,除了四川的兩個流派,江蘇、安徽的流派因為獨具一格而成為第三個流派,以洋河、雙溝和古井為代表的純濃派,也被稱為“老五甑工藝”,所生產出來的酒以綿軟著稱,酒質甜,適合當地人的口感。
現在白酒行業對濃香型也有其他劃分,將濃香型從區域上界定為“川派”、“江淮派”、“北方派”三大流派。川派是以瀘州老窖、五糧液為代表的“濃中帶陳味”,或稱“濃中帶醬”的流派,從區域上界定為川派。江淮派以洋河大曲、古井貢、雙溝大曲為代表的濃香純正的“純濃型”,或稱淡雅濃香型的流派,從區域上可界定為“江淮派”。北方派以河套王酒、伊力特酒為代表的介于兩者之間的,突出窖香和酒體豐滿的流派,從區域上界定為“北方派”。
氤氳米香:三花及其兩廣酒
廣西人愛喝米酒,兩廣地區大都處于亞熱帶,氣候條件最有利于谷物發酵。在氤氳中聞撲鼻而來的米香,成為兩廣酒的最大滋味。兩廣是各種以米酒為基礎的調味酒,從荔枝桑葚到老鼠蟒蛇,樹上種的、田里結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兩廣的百姓們都以一種難以言喻的樂觀創造精神,一股腦放進酒中。
西鳳及其西北酒
西鳳酒和汾酒被列為北方的典型佳釀。陜西地理環境產生了味道最辣的線線辣子,也產生了最激烈的西鳳酒。白酒專家用“挺拔”、“峻拔”等詞來形容西鳳酒的香型。
汾酒清香的半壁江山
汾酒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領先于國內的燒酒行業。因為汾酒的度數高、醇厚,在崇尚高度酒的年代,酒精度的提高不是容易的事情。更厲害的是,雖然汾酒度數高,飲用的時候卻不刺激,而是非常爽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