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香檳(Champagne)是否需要醒酒一直是葡萄酒界爭論不休的話題。有人認為給香檳醒酒會導致香檳氣泡的喪失,失去了香檳的特性;也有人認為,醒酒能夠提升香檳的口感與風味。這個問題還會繼續爭論下去,因為二者都有各自充分的理由。而本文要研究的是,什么樣的香檳適合醒酒?醒酒的過程中應該要注意哪些問題?
醒香檳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
葡萄酒專家認為香檳不適宜醒酒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起泡酒與氧氣接觸的時間越長,其氣泡就會變得越少,而且,在飲用的過程中香檳的氣泡也會逐漸消失。這就意味著你將一瓶酒倒入醒酒器中,并靜置半個小時,你倒出來的第一杯酒的風味可能會有所提升,但是接下來的幾杯可能就已經老化了。
香檳的適飲溫度在8℃-10℃,所以在醒酒的過程中,為了保持香檳的溫度,需要將醒酒器放入冰桶或者冰箱保持合適的溫度,但是,大多數醒酒器在低溫之下容易破裂,這也是醒香檳的一大難題。
醒酒還是不醒酒,年份是關鍵
香檳在瓶中陳年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其香氣較為內斂,不夠開放,一開瓶就品嘗的話很難感受得到其復雜度。而通過醒酒,可以將香檳本身的吐司和堅果等風味展現出來。但并不是所有的香檳都適合醒酒。那些年輕、風味復雜卻風格內斂的香檳才是最需要醒酒的。
醒香檳的樂趣就在于讓酒中深層的復雜風味逐漸發展出來,氣泡則變為了大家關注的次要因素。對年輕香檳進行醒酒,等于賦予了這款香檳未來才會出現的特質。有人并不喜歡用笛形杯,因為笛形杯細而長,其雖有利于保持氣泡,但是在笛形杯中,香檳的芳香并不能充分發揮出來,而且過多的氣泡不利于凸顯香檳的深層風味。
有葡萄酒專家認為,酒齡小于5年的香檳比較適合醒酒,因為它們擁有硬朗的結構,這是已充分成熟的香檳所不具備的。另外,2011年和2013年份的香檳不建議進行醒酒,因為這些2011年份的葡萄采摘過早,而2013年份采收又太晚。這兩個年份的香檳要做到平衡十分不易,一旦一款香檳平衡性不足,醒酒只會放大其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