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酒文化博大精深,一提到酒我們就會想到很多詩句,歐陽修的“酒逢知己千杯少”,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還有李白的“舉杯邀明月”。
每逢佳景,邀三兩好友同賞共飲,從來都是一件極具風雅之事。
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就開始釀造黃酒,黃酒成為了世界上最古來的酒類之一。宋代的時候,我們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于是蒸餾酒——白酒就成為了我們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
我們經常說,小酒怡情大酒傷身,少量的酒會使人心悅神怡,大量飲酒才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這種說法真的對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喝到的黃酒、啤酒、白酒、葡萄酒,分別含有多少熱量?適量飲酒,對我們的健康是否有益,又會有哪些益處呢?
黃酒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源于我國的紹興,非常有名的是紹興黃酒。與啤酒、葡萄酒并稱世界三大發酵酒。
黃酒以稻米、黍米等為主要原料,經糖化、發酵而成。黃酒中含有不少營養成分,包括糖、氨基酸、多肽、有機酸、維生素、礦物質等。
但要注意,黃酒有“液體蛋糕”的稱呼,并不是因為它的口感如何香甜,而是因為每升黃酒可供給將近1000千卡的熱量,是啤酒的3-6倍,是普通紅葡萄酒的1倍多!
各位留著女兒紅想在女兒出嫁那天一飲而盡的親們,可要注意身材哦~
選自電影《女兒紅》,此酒可謂是紹興黃酒中最著名的典范
啤酒
啤酒應該是所有酒類當中,和人類最親近的一種了,然而,對于這個最親近的小伙伴,下面的知識,你了解多少呢?
啤酒主要以大麥為原料,有時加上玉米、高粱等釀造而成。啤酒中含有90%的水,1%—6%的酒精,以及2%—10%的碳水化合物。
和黃酒一樣,啤酒也有屬于自己的別稱,因為人氣太高,外號也是多種多樣,最有名的三個就是“糖性飲料”“液體面包”和“清涼飲料”。
“糖性飲料”: 啤酒的能量中一半來自酒精成分,另一半來自于糧食中的糖類。
“液體面包”:一升啤酒的熱量相當于100g面包。
100g起酥面包
“清涼飲料”:因為啤酒中水含量豐富,另外啤酒中含有二氧化碳氣,人們喝了啤酒后會打嗝,這樣就會帶出一些熱量,人們會有很爽的感覺。
另外啤酒還會用啤酒花調味,也就是啤酒特殊的苦苦的味道,被稱為啤酒的靈魂,它除了具有調味功能之外,還有防腐的作用。
啤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泡沫。
品酒的人會非常在意泡沫的持久性,有時喝完酒之后杯子邊兒最好還會留有一圈泡沫。
決定泡沫的持久性和穩定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和釀酒原料中蛋白質的含量有關。原料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啤酒的泡沫也就越多越持久。
葡萄酒
接下來說一說人們認為對身體最有益處的葡萄酒。
葡萄酒的原料肯定是葡萄,它是經過碾壓出汁、酒精發酵、熟成等工藝釀造出來的。
眾所周知葡萄酒會含有一些活性成分,如花青素、原花青素、白藜蘆醇等,這些活性成分會有抗氧化的作用,還會有利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功效。
而且紅葡萄酒比白葡萄酒的含量會多一些,因為這些活性成分會大部分存在于葡萄皮,其次是葡萄籽中,紅葡萄酒釀造過程中是會保留葡萄皮和葡萄籽一起釀造的。
很多明星也是葡萄酒的忠實粉絲
很多人認為:紅酒有益于身體健康!甚至還會有人說喝紅酒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就拿白藜蘆醇來說吧,它確實具有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聚等作用,但目前沒有大樣本的實驗證據證實其具有預防某些疾病的功效。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推薦的證據評級標準,白藜蘆醇生物學作用的證據等級:心血管保護作用為中;抗炎活性為低;抗癌活性為低;抗糖尿病作用為低?梢姲邹继J醇的功效并不是那么神奇。
由于我國缺乏白藜蘆醇的攝入相關數據,根據美國居民的膳食攝入數據,如果想要白藜蘆醇發揮它的一些作用,每天的攝入量就要達到4毫克,實際上葡萄酒中白藜蘆醇的含量不高,由于產地、品種、季節等因素影響,不同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含量也會有所不同,通常只有0.5-10 mg/L。
所以要想獲得足夠的白藜蘆醇,就得多喝酒,同時酒精攝入就會更多,那么酒精對我們身體的危害也會體現出來,這個有點兒不劃算吧?所以通過喝紅酒來預防甚至是治療疾病的想法只能變成美好的愿望了。
白酒
蒸餾酒又叫烈酒,我國的白酒就是典型的蒸餾酒。
它是經過:
制曲,即用熟糧食和菌種混合培養;
和糧食混合同時進行糖化和發酵制成糧食酒;
蒸餾,利用水蒸氣遇冷變成液體的原理,把糧食酒的蒸汽收集到冷的容器中,這就是蒸餾酒了。我們熟知的二鍋頭便是因為經過二次蒸餾才取了這樣一個名字。
市場上的蒸餾酒基本上都是按照口感、酒精度數勾兌而成。白酒的特點是幾乎不含有其他營養素,就是個純能量的酒。
酒的營養成分
說完了各種分類,我們最后來總體概括一下酒精中一般都會含有什么樣的營養元素。
能量:是由乙醇、糖、微量鈦類、氨基酸提供的,這些都是小分子的物質,易被機體吸收,產生能量高效而迅速。
糖:葡萄糖、麥芽糖、糊精等,決定酒的口感。
蛋白質:以短鈦、氨基酸的形式存在,主要存在于發酵酒中。
礦物質:含量和原材料及工藝有關,所以葡萄酒、黃酒、啤酒含量相對較多,尤其是鉀。
維生素:葡萄酒和啤酒中會含有一些B族維生素、維生素C。
酯類:產生香氣。
酚類:花青素、原花青素、單寧等,葡萄酒中相對含量較多。
乙醇:主要成分。
甲醇和甲醛:果酒中甲醇含量較多,由果皮處的果膠經分解而來,在體內可以轉化成甲醛,這也是很多人喝果酒都覺得容易“上頭”的原因。
最后的最后,還是要提醒各位酒友,雖然酒中含有一定的營養元素,但是想要通過喝酒來補充營養、強健身心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希望大家可以像我們的老一輩領導人一樣,只有在極其重大的場合里,才泯一點小酒怡情,切忌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