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釀網配圖
“金箔入酒”有必要嗎?科普專家稱:“若按標準添加,實際成本才2元,卻給商家炒作抬價空間。”食安專家說:“不被吸收,無害卻也無用,基本是吃進去原封不動排出來。”為何要“金箔入酒”呢?其實不用“金箔入酒”,其實佳釀網小編提醒大家只需要適飲葡萄酒即可收到優于金箔入酒的3大健康功效。
補充微量元素:葡萄酒優于“金箔入酒”
雖然黃金是一種重金屬,但它是自然界最“懶惰”的金屬之一,幾乎不和任何物質發生反應,人體也無法吸收,也就是說“吃多少,拉多少”。不過又有人就說了,那國外如日本、愛爾蘭等,甚至中國臺灣都允許將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了,為啥我們就不行?再說這吃進去了多多少少有補充身體微量元素的作用吧!
如果你真那么較真,那我只能告訴你,那些鼓吹“金箔入酒”能強身健骨的人純粹在忽悠你。如果真是以養生為目的,那為何不喝葡萄酒呢?盡管葡萄酒是一種舶來品,但其健康功效是得到科學驗證的。首先,葡萄酒是唯一的堿性酒,它可以與人們飲食中食物消化所產生的酸性物質產生中和反應。而據研究表明,人體內堆積過多酸性物質是誘發眾多疾病的罪魁禍首,因此適當飲用葡萄酒就減低了人們患上眾多疾病的幾率。其次,葡萄酒中富含原花青素、白藜蘆醇、單寧等多種抗氧化物質,不僅可以延緩衰老,而且還對冠心病、缺血性心臟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都擁有防治功效,對乳腺癌的防治有一定功效。最后,作為一種自然發酵酒,葡萄酒還含有22—25種氨基酸以及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其補充人體微量元素的功效一目了然,而且這些物質都是純天然且有利于人體吸收的,是“金箔入酒”完全無法比擬的。
滿足視覺感受:葡萄酒優于“金箔入酒”
既然“金箔入酒”只是噱頭,毫無營養之意,那么光是其滿足視覺享受而言,真的只有它才能滿足人們“任性”的心理嗎?如果只為了酒杯中那泛著金色光芒的液體,那為何不喝大自然饋贈的“液體黃金”——葡萄酒呢!
根據顏色劃分,葡萄酒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而葡萄酒的顏色取決于葡萄品種以及釀造工藝。不管是紫紅、石榴紅、寶石紅、磚紅還是檸檬黃、琥珀色或茶色,這些純天然色素都將葡萄酒裝扮得異常美麗動人,要不然也就不會有品酒師們在評定葡萄酒品質時“察顏”的重要一環了。
如果你說葡萄酒的顏色過于單調乏味,那你就大錯特錯,葡萄酒的顏色不僅會隨著時間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而且在日常光線照射下能呈現出迷人的色帶,如同彩虹一般,這絕非僅僅是金箔的金色所能比擬的。如果你真喜歡金箔酒那種黃燦燦的感覺,那不妨尋找優質香檳或起泡酒,在或檸檬黃或琥珀色的液體中,裊裊升起的氣泡為它增添了幾分生動與活潑,這豈是“金箔入酒”能比擬的?
追求奢華品質:葡萄酒優于“金箔入酒”
有人質疑金箔入酒的噱頭很可能發展成“天價月餅”“天價粽子”等,是滋生腐敗的溫床,這的確有可能,因為即使金箔成為合法的食品添加劑,500克裝白酒頂多添加0.01克金箔,實際成本才2元多,稱不上名貴,可一些商家就有了炒作抬價的空間。也就是說,“金箔入酒”,貨真價不實,這可跟葡萄酒就相去甚遠了。
葡萄酒不僅是一種可親民可高冷的投資良品,而且是一支國際投資和拍賣市場上不可忽視的力量。縱觀世界各大拍賣行如蘇富比、佳士得等,其舉辦的葡萄酒拍賣會巨賈云集,而這些人看中的不僅僅是高級佳釀的美味,而且還有其隨著陳年不斷上漲的身價。這種投資產品不僅可飲用,而且還能增值,這就比原油、黃金等更具投資價值了。盡管說像拉菲(Lafite Rothschild)這樣的名酒曾得益于炒作,但絕大多數佳釀可都是貨真價實的商品,不僅有內涵,而且有品質,再加上其稀缺性,注定其不一般的地位。因此,不管你有多“任性”,不管你是追求多奢華多有情調,天價的葡萄酒都能滿足你的需求,而且有一些還不僅僅是你有錢就買得到的。這就是葡萄酒,這就是其比“金箔入酒”更為高雅,更為奢華的內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