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評君其實對黃酒一直情有獨鐘,但遺憾的是,相對白酒巨大的市場份額和百花齊放的品牌集群,黃酒實在小的可憐。盡管有古越龍山、會稽山等品牌撐起了黃酒的大半個江山,但還是無法將黃酒消費推向全國市場,以至于很多人對黃酒的認識還停留在料酒和保健酒的層面,認為這是江浙一帶的特產。
酒評網 文/酒評君(微信號:9919385)
事實上,黃酒在中國的分布比較廣泛,除了浙江紹興黃酒之外,江蘇丹陽封缸酒、無錫惠泉酒、上海老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廣東珍珠紅酒、山東即墨老酒、陜西稠酒、河北北宗黃酒、大連黃酒等都是黃酒中比較出名的產地和品牌,但這些品牌大部分僅在當地銷售,尤其在當前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的情況下,即使是非常好的產品,沒有市場和渠道的推動,也很難成長為全國性品牌從而為消費者所熟知——這不但有行業發展的原因,也是社會發展的原因。
所幸,經過這次調整,行業開始回歸,消費者也變得更加理性起來,這使得好產品,好東西不再被忽視和埋沒,經過重新梳理和定位,一些新興的黃酒品牌借助互聯網這個渠道逐漸進入消費者的視野。花糯黃酒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就像所有的漂亮女孩而都會有一個漂亮的名字一樣,花糯黃酒最先吸引我的不是她簡約時尚、欣長秀美的瓶子,反而是她的名字:一如她的外形,簡單卻富有詩意,文雅卻不矯揉造作,為她取名的人,想必也是一個富有情懷的人。有情懷的人做產品,即便市場做不好,但產品一定不會差到哪去,我非常堅信這一點。因此,當我拿到這瓶酒的時候,內心還是非常期待的。
花糯的外包裝非常有特色,簡約、美觀且實用。輕啟封條,揭開專門定制塑料泡沫,兩瓶酒便靜靜的躺在那里,酒瓶一白一青,好似一對姐妹花。酒瓶周身并沒有多余的裝飾和圖案,logo也僅僅由花體的“花糯”二字和由三片米粒形花瓣構成的小花構成,非常清新淡雅。瓷質酒瓶做工細膩,沒有任何瑕疵,就連花朵造型的瓶塞也做的足夠精致和巧妙,與瓶身渾然一體,毫無違和感。
我有些迫不及待,開啟瓶塞,將酒倒至高腳杯——有人可能會覺得我并不專業,喝黃酒怎么能用高腳杯呢?事實上,用水晶高腳杯更加便于觀察酒體顏色,這和葡萄酒是一樣的道理。將酒杯置于光線充足且白色的背景之下,酒體呈現出一種比琥珀色更加透亮的一種紅色,清澈,略顯粘稠。評判黃酒好壞的環節有很多,在“觀色”環節,不論酒體顏色深淺,是黃、是紅還是紫,好的黃酒一定是非常清澈透亮的。
用高腳杯品嘗黃酒,另外一個好處就是非常便于“聞香”。事實上,花糯的香氣非常突出,根本不用高腳杯的烘托,一倒入杯中,黃酒特有的醇厚香氣便四溢而出。不同于老派黃酒的老、陳、厚、重,花糯的香氣更加清爽,調酒師非常巧妙的平衡了酒酸度和甜度,既保證了酒香的純正,又兼顧了口感的清新,仔細辨別,似乎還真的有一種花香的味道,應該非常適合現代年輕人的口感。
進入“品味”環節。一如我開始的判斷,半甜的酒體非常適口,飽滿度和協調性也很優秀,12度的酒精幾乎不會帶來任何壓力,非常適合佐餐和純飲?傮w來看,這是一款非常優秀的產品,畢竟是老牌龍巖沉缸酒廠出品,技術積淀和原酒存儲還是有保證的,基本符合其“不加糖而清甜,不著色而艷紅,不調香而芬芳”的酒體風格。
一款酒,如果僅僅是酒,那她算不上是一款有靈魂的產品,一定是某些特定的地方被賦予了創作者的情懷或者觸動了消費者的情感,只有這樣的產品才是有生命的。“邀三兩個好友,慢品三兩杯好酒,閑聊三兩件趣事,度三兩刻美好時光”,這或許就是創始人李彥淑的初衷吧。是的,生活不只有眼前的忙碌和奔波,還有花糯和朋友。
品酒香,交酒友,知酒事
酒評網(微信號:jiuping_cn)關注酒類及周邊產品消費,致力于酒知識普及和酒文化傳播,通過測評、品鑒、對比等方式為酒友提供消費指南。聯系酒評君,加入“輕酌會”微信群,有各種福利哦~~QQ/微信:9919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