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名莊酒來源于1855年的葡萄酒分級制度。1855年,法國國王拿破侖三世想借當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向全世界推廣波爾多地區的葡萄酒,于是他請波爾多葡萄酒商會對波爾多的酒莊進行分級,商會將這個任務委托給一個葡萄酒批發商官方組織Syndicat of Courtiers。
拉圖莊園 (Chateau Latour)
拉圖酒莊是1855年波爾多葡萄酒評級時的頂級葡萄酒莊之一。連同奧比安酒莊、瑪歌酒莊、拉斐酒莊及1973年入選的茂同酒莊,并稱波爾多"五大"名莊,風格在"五大"中最為剛勁渾厚。
"拉圖"la tour在法文里是"城樓"的意思,酒莊的標志就是一頭雄獅騎在城樓上。因為這里曾于1378年建有城堡,俯瞰吉倫特河口,戰略位置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英法百年戰爭時這里曾發生過戰役。原城樓是兩層方型石塔,現已不存在了,現在我們通?吹降睦瓐D酒莊的圓型城堡照片,其實是17世紀興建的信鴿樓。
拉圖酒莊釀造葡萄酒的偉大歷史始于1718年,當擁有拉斐酒莊的西格家族與拉圖酒莊的女兒聯姻,"葡萄酒王子"亞力山大接手酒莊并購得茂同酒莊,集多家名莊于一身。西格家族擁有拉圖酒莊到1962年。1963年,英資財團收購75%的股權,后追加到93%,直到1993年英資股權被歐洲首富法國投資家畢諾Pinault以8600萬英鎊收購,拉圖酒莊才重回法國人的懷抱。值得一提的是,葡萄酒王子死后,他家族的人擁有股權卻無心管理酒莊,只好委托酒莊經理打理,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使每年的酒莊帳目和經營報告詳盡完整,連續250多年資料充實。
拉圖酒莊副牌酒為"拉圖堡"Les Forts de Latour,由中心葡萄園中樹齡12年以下的葡萄及外園葡萄釀造,用半新橡木桶。此外,還有三級酒"波亞克村"Pauillac, 性價比很好。
拉圖酒莊早在清末就已被國人認識,在當時的葡萄酒譜里,這類頂級酒被稱為"大酒",音譯為"拉都",似乎比"拉圖"更有王者之氣。
拉菲莊園(Chateau Laftie-Rothschild)
在世界上各國各地,各門派的酒王中,最出名的酒王應算是法國波爾多菩依樂村(Pauillac)的拉菲莊了。何故?
拉菲莊是由一名拉菲(Lafite)的貴族創園于1354年,在14世紀已相當有名氣。到了1675年她由當時世界的酒業一號人物希剛公爵(J.D.Segur)購得。希剛當時在酒界叱咤風云,他同時擁有頂級的歷史名莊拉圖(Chateau Latour), 武當王(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和凱隆世家(Chateau Calon-Segur)。法一路易十四曾說希剛家族可能是法國最富有的家族。在17世紀,法國基本上是布根地酒的天下。而當時上流社會的著名“交際花”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巴迪夫人卻對拉菲莊情有獨鐘。令拉菲莊成為凡爾賽宮貴族們杯中佳物。1755年希剛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去世后,拉菲莊產權進入了一段較為混亂的歷史時期。但拉菲酒的品質卻依舊不為人失望。直至1868年詹姆士羅富齊男爵(Baron James Rothschild)在公開拍賣會上以天價四百四十萬法郎中標購得。該家族擁有拉菲莊一直至今,而且一直能把拉菲莊的質量和世界頂級葡萄酒的聲譽維持至今。
除拉菲莊外,羅富齊家族在波爾多,智利,意大意,葡萄牙均擁有不少的優質名園和葡萄酒品牌。其中飲家較為熟知的波爾多名莊有寶物隆的依支卓(LEvangile),都夏美隆(Ch.Duhart Milon),拉菲莊的副牌酒小拉菲(Carruades di Lafite)和都夏美隆副牌美隆拉菲(Baron de Milon)。
奧比安莊園(Chateau Haut-Brion)
奧比安堡的特色是酒年輕時極淡、極清香,且顏色不太深,其酒香是世界上最復雜的,同時有煙味、焦味、黑莓以及輕微的松露香。有的品酒家認為由舌尖就可以感覺出奧比安堡。所以它是一種屬于“美女”的酒,氣質通人,而且越陳越美!無怪乎在每次“盲目品酒會”上,奧比安堡總是被評為第一,因為它不會因通過嚴格的挑選,超過兩年在昂貴的新橡木桶被“侍候”過,遂散發出那種懾人的吸引力,以及濃厚橡木香味而作“咄咄逼人狀”,而是婉約地向品賞人眨眼,散出清新雋逸之氣。當然行家們會給予最高的贊賞了!
奧比安堡也是波爾多地區的五大酒莊,共享波爾多官方評鑒的一等頂級酒榮譽。
奧比安堡酒在一等園中幾乎一直是進步和最可親近的,但不要被它這種易飲的早期魅力所蒙蔽,因為它很具藏釀潛力。1975和1977年的葡萄酒現在才剛到最佳狀態;而1982、1983、1985和1986年的還遠未臻熟釀。
奧比安堡是波爾多頂級酒莊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就規模來說卻是差不多最小的一個。44公頃的葡萄園,根據年度產量不同,每年一共只有120 000到180 000瓶左右一等酒,其中80%用來出口。換言之,這些酒就像金子一樣珍貴。
繼1959年之后,1989年布利昂堡又推出的極佳紅酒,無論在哪一方面,都使拉斐堡、拉圖堡和瑪哥堡等酒黯然失色。
木桐莊園(Chateau Mouton Rothachild)
木桐羅富齊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hild因為戈雅、塞尚和畢加索這些偉大的藝術家而成為藝術的宮殿。
木桐羅富齊酒莊的歷史,要追溯到波旁王朝時期。當時,整個波爾多地區因沼澤而無法種植葡萄。木桐羅富齊家族深知太陽王路易十四喜好葡萄酒,便在南方郎格多克省購置了葡萄園并開始釀酒然后進貢皇室。品質優良的酒立刻被皇室認可,以至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太陽王只喝木桐羅富齊家族釀制的酒。為了表彰木桐羅富齊家族對皇室的忠誠,酷愛藝術的路易十四國王將普桑的名畫《酒神節》賜給了木桐羅富齊家族。
菲利普男爵夫人是如今木桐羅富齊家族的掌門人,也是酒莊的莊園主。她說雖然后來家族將《酒神節》捐贈給了盧浮宮,但跟藝術的結緣卻再也沒有中斷過。1804年,西班牙畫家戈雅在波爾多游歷時,在木桐羅富齊酒莊住了一個月,創作了著名的《裸露的瑪哈》。后來,泰奧多爾·盧梭、米勒還有塞尚和庫爾貝等也紛紛入主木桐羅富齊酒莊,并創作了《亞當鳥的林蔭》、《樹木與房屋》等世界美術史上著名的作品。
木桐羅富齊酒莊能讓世人關注,還要歸功于男爵夫人的父親菲利普先生。1924年,為了慶祝第一瓶在酒莊成功裝瓶的酒,菲利普先生邀請了當時古巴著名的海報設計師簡·昂為這瓶設計了一款至今看來也很另類的酒標。這是世界上第一長由藝術家設計的酒標,1945年,為了紀念二戰勝利,菲利普先生決定啟用當時法國年輕畫家朱利安設計的代表和平勝利的V字型圖案,作為木桐羅富齊酒莊1945年的酒標。從此以后,菲利普先生每年都要請一位世界著名的畫家為酒莊設計并繪制酒標,其中赫赫有名的畢加索、達利等著名藝術家,都在木桐羅富齊酒莊的酒標上,留下了他們的作品,1976年菲利普先生去世后,女兒男爵夫人繼承父親遺產,不僅每年繼續請畫家設計酒標,而且開始將酒標的原作拿到世界各地展出。1987年,木桐羅富齊酒莊的酒標原作首次在北京展出。四年以后,一位中國畫家成為了木桐羅富齊酒莊1991年酒標的設計者。
評價:此款酒有著極為濃艷的個性,入口感覺復雜,果香濃郁,細致柔滑,極佳的均衡伴隨著咖啡、雪茄及杉木刨花的香氣,令人著迷,它是充滿藝術氣息的酒。
瑪歌酒莊(chateau Margaux)
Margaux波爾多紅酒產區,也是酒莊名。能夠使用產區作為酒莊名稱,酒質自然有過人之處。Chateau Margaux是法國國宴指定用酒,胡錦濤訪法時,參觀Chateau Margaux。品嘗1982年Chateau Margaux。成熟Chateau Margux口感較柔順,復雜香味,上佳年份,會有紫羅蘭花香。若Latour是梅鐸區“酒皇”,Chateau Margaux則是“酒后”。
(一)1、梅多克瑪爾戈區(Margaus)瑪爾戈園歷史悠久,園主物換星移的情形也特別嚴重。瑪爾戈名從何來已無從知曉。本區13世紀曾建防衛海盜堡壘,和拉圖爾莊園一樣,是本區最早建筑。之后成為堤防區。砍掉樹木后,在當時已經逐漸種植起葡萄。文載15世紀時此園產權在當地貴族手中流轉, Pierre de Lestonnac建園1590年。Lestonnac家族擁有近百年。女傳子,子傳女加上法國大革命期間財產曾被充公等復雜關系,令其原有姓氏早不復存在。2、1755年園主成為瑪爾戈男爵,并有侯爵頭銜,和另一個著名的西谷公爵并駕齊驅成為波爾多兩大權貴。日后,此園又在貴族復雜的婚姻關系中頻頻易手,直到法國大革命北前夕,一直都在貴族手中。法國大革命的腥風血雨也飄到瑪爾戈。園主達格利寇侯爵逃亡海外,妻子及岳父被推上斷頭臺,瑪爾戈又當作“逆產”充公拍賣。隨后又是一連串拍賣。
(二)1、瑪歌莊城堡是波爾多酒莊中最宏偉城堡。建成歸功科羅尼亞侯爵Marguis de La Colonilla。1802年買下瑪歌莊,花14年時間和精力設計及建造。建希臘圓拱柱式城堡(類似白宮),1810年落成后,1816年完工建成了今日所見,敔柛昵f園成為瑪爾戈地區甚至波爾多最優雅城堡。2、1836年,De La Colonilla 家族出售瑪歌莊。巴黎社交辦西班牙銀行家阿古多侯爵購得,敔柛昵f園被西班牙人掌有近半世紀。1860年時,在貴族道立德家族手中,已近70公頃。3、1879年“法蘭西銀行”總裁皮雷-維爾伯爵500萬法郎購得。1921年瑪爾戈園再度易手,接連數次移讓,每次時間很短。
(三)1、1917年吉內斯特家族曾購買,1934年波爾多大酒商柯斯堡吉內斯特Ginestet家族購下精心管理。1935年購得瑪爾戈一部份股份,日后賣掉其他較差小園,集中精力買下此園其它小股東股份,1949年完成收購,入主瑪爾戈園。2、1970年代全球經濟危機,1973年-1974年,家族不堪重負,酒貿易業務經營不利,需要資金周轉,出售固定資產瑪歌莊套現。三大條件:一、必須保留Ginestet公司作為瑪歌酒的獨家經銷權。二、原來雇員不得被新買主炒魷魚。三、為了Pierre Ginestet 對瑪歌酒莊所做貢獻,新買主須允許Pierre終身居住酒莊城堡。這三大條件雖然令很多國內買家為難,但還是有國外買家爭相竟投的。這回洽商的買主是美國國家釀酒公司,售價8200萬法郎。法國人紛紛要求政府阻止拍賣保存本園在本國人手中。法國政府以“維護重要文化遺產”不準買賣,迫使美國人打消念頭。最后Ginestet只能作出包括金錢各種讓步,1977年賣給法國經營超市網絡希臘裔Andre Mentezelopoulos安迪-門徹洛波魯斯家族。在吉內斯特家族主園的最后20年,此園已經明顯地走下坡路,釀出的酒酒質單薄,不耐久藏,甚至芬香氣味已盡失,已經不配享有一等頂級的資格。所幸本園被安迪接掌,此園被重新賦予生機,如今此園已完全恢復應有之水準。
(四)1、安迪是法國最有名的儀器連鎖店菲利-波坦的總經理,本人也是法國最大葡萄酒連鎖店尼古拉的最大股東,已入法國籍,所以瑪爾戈莊園的產權并未落入外國人手中,售價7200萬法郎。安迪先生以完美主義精神,花大筆金錢,修復酒莊,對專業釀酒師建議言聽計從,特聘波爾多大釀酒師裴洛當顧問。瑪爾戈莊園從此耳目一新,1978獲得豐碩成果。安迪先生卻無福長久享受成功帶來榮耀,1980年去世。享年 66歲。產業由女兒柯琳Corinne與遺孀羅拉接掌。2、1987年Corinne決定把家族產業和富有的意大利阿格耐家族Agnelli合并。1992年買下瑪爾戈莊園,門徹洛波魯斯家族的佩瑞雅集團(Perrier,以礦泉水著稱),瑪爾戈莊園落入意大利人手中,擁有瑪歌部分產權,不過柯琳還是擁有相當股份,仍享公司經營權。瑪歌莊經營至今一直由Corinne負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