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中的美景一定讓你對拍攝地新西蘭念念不忘,成片蔥郁的草地,童話般的場景,一切都是這么美好,如果能配上一杯長相思,那就完美了。如今新西蘭長相思和《指環王》、綿羊一樣成為是整個國家最知名的三劍客,長相思是世界上需求量最大的葡萄酒之一。
長相思之都
長相思的源頭在眾所周知的波爾多地區,在當地這種品種主要用于和賽美蓉(Semillon)以及密思卡岱(Muscadelle)混釀,長相思的高酸度很好地平衡了賽美蓉的肥厚,制成干白或是甜白廣受好評。而長相思傳到新西蘭的歷史并不長,只能追溯到1973年,當時,Müller-Thurgau是當地主要種植品種,長相思則是作為與其混釀的實驗品種,1980年,才有酒莊出產第一瓶單一品種長相思,卻讓人獲得了驚喜。短短的十年之間,高質量的新西蘭長相思慢慢被世人所接受。從1990年代開始,來自海洋性氣候環境下的新西蘭特別是相對涼爽的南島出產的酒在市場上流行起來,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了世界上需求量最大的葡萄酒之一,享用很高的聲譽。
長相思通常結苞較晚但成熟較早,需要在晴朗的氣候但光照不能太充足的環境下才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新西蘭南島涼爽的海洋性氣候使得葡萄能夠擁有較長的生長周期,天然地達到酸甜平衡。馬爾堡地區涼爽干燥的氣候使得葡萄生長周期變長,成熟緩慢,加上排水性較好的貧瘠沙質板巖土壤使得出產的葡萄酒酸味激爽,集中度非常好。馬爾堡的懷勞谷中不同土壤的葡萄園創造出了多樣性的長相思,在石質土壤中,出產的葡萄成熟較早,熱帶水果香氣明顯;較為肥沃的土地出產的葡萄成熟較晚,草本香氣突出。
最近,除了馬爾堡,南島的懷帕拉、北島的馬丁堡、吉斯本和霍克斯灣也開始嘗試推出長相思,且都有自己的特色,柑橘水果和礦物質的風味,酸味較明顯。
獨特的風味
“擁有干草的香氣以及新鮮水果的香氣”、“醋栗叢中的貓尿味(千萬不要被貓尿味嚇到,有時候這并不是一個貶義詞,特別是用在長相思身上)”通常用來形容新西蘭長相思。和另一法國著名的長相思生產地,擁有“法國后花園”之稱的盧瓦河谷中兩個相鄰產區桑塞爾(Sancerre)和普伊-富美(Pouilly-Fumé),出產的優雅細膩,以礦物味和燧石味最為特色,相對內斂豐富的長相思不同,新西蘭的口感更圓潤奔放,就像新西蘭的陽光海灘一般。
位于新世界智利的卡薩布蘭卡的地位和馬爾堡一樣也是長相思之都,但這里不經混釀的長相思酸度不及新西蘭,風格上更接近于法國,具有非常清新的檸檬香,爽脆可口。
以清爽口感著稱的長相思也有異類,比如加州所生產的白富美(Fume Blanc),Fume Blanc這個名字是由美國著名的釀酒師羅伯特.蒙大維(Robert Mondavi)于20世紀60年代末特別創造的,專門用來指那些用長相思所釀造、經過橡木桶陳釀的白葡萄酒,這種葡萄酒往往帶有獨特的橡木和煙熏味,酒體較重,帶有一絲甜味會變得更為均衡和諧。云霧之灣(Cloudy Bay)的Te Koko在風味上與白富美較為接近,但新西蘭長相思的主流還是注重爽脆果味。
于是,也有人做了一個比喻,新西蘭長相思就如同是一位繼承父母優點的孩子——既有老世界的清爽的酸度也有新世界的異域香氣(摘自Oldman, p. 152)。
如果你想嘗試一下新西蘭長相思,我們推薦以下酒莊:
云霧之灣(Cloudy Bay)
云霧之灣(Cloudy Bay)一定是新西蘭長相思的首選。酒莊成立于1985年,是馬爾堡首批成立的五大酒廠之一,不僅出產了優質長相思,對于馬爾堡葡萄酒行業影響也是巨大的。酒莊有兩種不同風格的長相思,一種是比較傳統,特點是水果味超過草本的味道,擁有天然的幽雅花香和橘類水果的風味;另一種則是令人稱奇的Te koko。1991年,酒莊釀酒師突發奇想,使用本土酵母并經過桶發酵釀造而成的Te koko酒體圓潤復雜,更像是波爾多Graves地區的白葡萄酒,漸漸成為眾人所樂道的傳奇。
Dog Point
Dog Point酒莊的生產的歷史更加短暫,2002年才推出首款作品。酒莊的釀酒師James Healy和種植者Ivan Sutherland曾經效勞于云霧之灣,在他們250公頃的葡萄田出產的大部分葡萄仍然供應云霧之灣。在釀造過程中全部使用“野生”酵母,相對其它馬爾堡長相思口感復雜豐腴。
Eradus
位于馬爾堡Awatere Valley的Eradus酒莊并不那么令人熟知。Atatere Valley是馬爾堡的一個子產區,氣候相對涼爽,地理位置更靠近大海,收獲期比Wairau Valley晚兩周左右,出產的長相思草本、樹葉味較重,通常會和其他產區的葡萄酒調配。而Eradus酒莊通過對極端天氣年復一年的觀察,生產出了高質量的長相思,菠蘿味、百香果和核果味香氣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