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老窖是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濃香鼻祖,酒中泰斗”,其1573國寶窖池群1996年成為行業首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傳統釀制技藝2006年又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世稱“雙國寶單位”,旗下產品國窖1573被譽為“活文物釀造”、“中國白酒鑒賞標準級酒品”。
老酒收藏知識——瀘州老窖的年代與特征
20世紀50年代:1951年,酒廠名稱為“四川省專賣公司國營第一釀酒廠”。1954年,酒廠名改為“四川省地方國營瀘州酒廠”(至1961年)。50年代出現“白塔牌”注冊商標。
20世紀60至70年代:1961年,酒廠改名為“四川省地方國營瀘州市曲酒廠”(至1964年止)。1964年,酒廠改名為“四川省瀘州曲酒廠”。70年代初出現“工農牌”注冊商標(該商標使用至1987年)。
20世紀80年代:1981年,出現塑蓋方瓶圓底“工農牌”瀘州老窖特曲(使用至1982年)。1982年,開始使用“瀘州牌”注冊商標,采用塑蓋方瓶圓底(使用至20世紀90年代初)。1987年左右,開始出現方瓶圓底短鋁旋蓋瀘州特曲。1989年左右,出現方瓶方底黑紅色酒標的瀘州特曲,瓶蓋為白色。
20世紀90年代:1990年,酒廠改名為“瀘州老窖酒廠”。1992年,出現金色鋁蓋的瀘州老窖特曲,瓶型為方瓶方底。1994年,酒廠改制,改名為“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推出高端系列酒“國窖1573”。
外銷:外銷酒主要使用“麥穗牌”注冊商標。1956年,由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四川辦事處組織“瀘州大曲酒”試銷出口。1977年,四川省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在國外注冊了SCOF商標,中文名稱“施可富”牌。70年代,“瀘州大曲酒”改名為“瀘州老窖大曲酒”。1993年,瀘州老窖酒廠中止與四川糧油的合作關系,“施可富”牌瀘州老窖大曲酒停止生產。
瀘州酒業,始于秦漢,興于唐宋,盛于明清,發展在新中國。瀘州老窖源遠流長,是中國濃香型白酒的發源地,以眾多獨特優勢在中國酒業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