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21日晚消息,可口可樂已同意以31.5億美元從百威英博手中收購Coca-Cola Beverages Africa 54.5%的股權。此外,可口可樂還同意收購百威英博在贊比亞、津巴布韋、博茨瓦納、斯威士蘭、萊索托、薩爾瓦多及洪都拉斯的裝瓶業務權益,但未披露交易金額。
Coca-Cola Beverages Africa(CCBA)是可口可樂在非洲最大的瓶裝業務,業務范圍涉及南非、納米比亞、肯尼亞、烏干達、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莫桑比克、加納、馬約特和科摩羅。CCBA股東包括百威英博、可口可樂以及總部位于南非的可口可樂長期瓶裝合作伙伴Gutsche Family Investments,其中,百威英博占54.5%股權。
2016年10月,百威英博以1000多億美元收購南非米勒,成為食品行業史上最大的收購案。據路透社消息,可口可樂與南非米勒曾有協議,一旦南非米勒的股權發生變更,可口可樂保有收購CCBA中南非米勒所擁有股份的權利。當前這樁交易正是可口可樂行使這一權利的結果。
值得玩味的是可口可樂對收購后的安排。穆泰康表示,對CCBA業務的持有只是暫時性的,未來將會繼續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把CCBA的業務以特許經營的方式售出。
雖然雙方均未說明為何進行這一交易,據路透社分析,這一舉動顯示出可口可樂試圖與百威英博保持距離。
一個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巨頭,一個是全球第一大軟飲料公司,近年來,關于百威收購可口可樂的傳聞時常出現在各路小道消息中,特別是百威與南非米勒的并購案塵埃落定后,許多媒體和分析師猜測,可口可樂才是百威英博并購的終極目標。就連可口可樂CEO穆泰康也不斷提醒公司高管,百威英博的大股東3G Capital會在某個時刻嘗試收購可樂。
2016年初,穆泰康宣布,公司未來將致力于讓灌裝業務 100% 歸于特許經營公司完成。當時曾有觀點認為,這一輕資產轉型的背后是可口可樂在為日后的并購做準備,F在看來,事實似乎并非如此。
某種程度上說,百威和可口可樂面臨的是相似的窘境。
當前全球的啤酒市場表現都不甚樂觀。10月28日,百威英博三季度財報顯示,凈利潤的下滑速度與去年相比進一步加快——前三季度累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42億美元,同比下降85.9%。百威在財報中對利潤下降做出了解釋,第一是巴西市場不利的銷售環境拉低了全球的業績;第二是不利的外匯交易對沖;第三是由于啤酒銷量的下滑。百威英博收購的南非米勒的業績也不盡入人意,其三季度銷量下滑3%。
進入軟飲料領域,打破美國酒類和軟性飲料制造與銷售之間的障礙,或能為百威打開新局面。畢竟,啤酒和軟飲料在分銷渠道、供應商、裝瓶系統等方面都比較相似,并購看上去沒那么困難。
作為潛在的并購標的,可口可樂持續低迷的業績和股價無疑加劇了這一推測。此外,百威英博最大的股東之一、3G資本創始合伙人、巴西首富豪爾赫•雷曼曾多次向媒體表示,對收購可口可樂“很有興趣”。而身為可口可樂第一大股東的巴菲特與雷曼已經在此前的三筆大型收購中合作過,可以說合作基礎良好。
百威收購南非米勒后,收購傳聞更盛,甚至有分析人士給出了預估的收購時間。匯豐銀行分析師 Carlos Laboy 認為百威英博很可能在 3~4 年后收購可口可樂。一位銀行人士曾對《華爾街日報》表示,可口可樂的市值高達1810億美元,單憑百威英博一己之力根本無法吞下,但是百威英博與SABMiller合并后打造的更大、更為綜合的實體,卻非常有望在三至四年時間內拿下可口可樂。
然而可口可樂此次收回非洲瓶裝業務股權,或可看作對于收購傳聞委婉的say no。
除了百威英博在非洲市場毫無經驗外,可口可樂此舉或許是考慮到了百威英博與其競爭對手百事可樂的合作關系——百威英博是百事可樂在拉丁美洲的重要裝瓶商。Sanford Bernstein分析師Ali Dibadj表示,百威英博與SABMiller合并后的實體不太可能同時為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灌裝產品。“他們是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