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國產區,取華夏風土之精髓,中國葡萄酒的“東方風味”,正以更為清晰的姿態走向世界。
12月15日,在長城葡萄酒“致敬改革開放與中國葡萄酒榮耀40年高峰論壇”上,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和長城葡萄酒共同牽頭發布《東方世界葡萄酒宣言》。
這一宣言的提出,不僅向世界強有力地宣告了以長城為代表的中國領軍葡萄酒品牌鑄就“世界葡萄酒第三極”的堅定決心;更或將改變中國葡萄酒和世界葡萄酒的現有格局!
01 讓東方葡萄酒榮耀世界
是使命更是情懷
作為冉冉升起的新興葡萄酒產酒國,“走向國際”不僅是中國葡萄酒行業的自我要求,更符合世界對“東方味道”的期待。
眾所周知,葡萄酒新舊世界的較量存在已久。世界葡萄酒格局看似定型,但隨著中國葡萄酒市場的增量擴容,近兩年來,許多國產葡萄酒企業不再一味追逐世界流行,逐漸形成東方獨有的表達方式,在探索東方葡萄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做得更多。
而長城葡萄酒,就是其中的排頭兵、領頭羊。
2018年,長城葡萄酒公布了“紅色國酒”的新戰略定位,和“引領國產葡萄酒偉大復興和東方葡萄酒的崛起,打造葡萄酒領袖品牌,筑就世界葡萄酒第三極”的使命愿景。
這一年,從提煉品牌九大自信,提振行業信心;到立足產區、聚焦風土,傳遞中國葡萄酒風味魅力;再到國宴宴請,斬獲國際大獎、蜚聲中外……長城葡萄酒每一個動作,在擊破行業低迷窘迫困境的同時,為中國葡萄酒帶來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
這一系列舉措也得到了行業的高度評價,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琦表示,長城對行業的貢獻是突破性的,主要體現在三點:第一是中國葡萄酒行業亟待提出的風土概念;第二是對企業品牌品類進行了分類和定位;第三是中糧在2018年葡萄酒行業徘徊調整的過程中,加大了宣傳的力度,讓世界聽到中國葡萄酒行業的聲音。
實際上,“中國葡萄酒整體的偉大復興和偉大崛起”一直是長城葡萄酒的愿景,這不僅是使命,更是一個國產葡萄酒領軍者的情懷。
“那些曾說國產葡萄酒不好的聲音我都聽在耳朵里。”
這是中糧酒業副總經理、中糧長城酒業總經理李士祎一直深藏于心的“不甘”,“中國具備生產偉大葡萄酒的天然條件,但東方葡萄酒的魅力才剛剛露出一點。”
在高峰論壇上,李士祎從國際宏觀市場環境談到中國葡萄酒產業現狀,從歐美風土談到中國葡萄酒產區特色化發展,從世界知名品牌發展路徑談到中國葡萄酒產區品牌的崛起。
他強調,“打造東方世界葡萄酒,必須要在立足中國葡萄酒的基礎上擁抱世界,要用世界的標準、世界的智慧、世界的力量,將中國葡萄酒的特點,盡早的、更快的挖掘出來。”
也正是基于此,長城葡萄酒牽頭發布《東方世界葡萄酒宣言》,而隨著宣言的簽署,東方世界葡萄酒的目標愿景正式確立:
在中國培養出一大批具備世界品質的產品和酒莊,且廣受世界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
培養出眾多具有東方特色的世界級葡萄酒產區;
東方世界葡萄酒成為能夠與“舊世界”“新世界”比肩而立的“世界葡萄酒第三極”。
02 《東方世界葡萄酒宣言》
更巨大的“變革”力量
如果說,此前長城葡萄酒提出的“引領東方葡萄酒崛起”只是預想,那么,由《東方世界葡萄酒宣言》發布開始,這一醞釀已久的計劃或將轉為現實。
這一次,長城葡萄酒主動發布《東方世界葡萄酒宣言》不是喊口號,更不是作秀。與以往不同,這一宣言得到了來自國內權威行業協會、產區政府、教育科研機構、專家學者、媒體、經銷商合作伙伴以及互聯網營銷平臺等中國葡萄酒力量的頂層代表的認同和支持,這一信號釋放出一股不可阻擋的中國葡萄酒變革力量。
一方面,近年來在國內舉辦的國際性葡萄酒展上,國家組團的形式越來越常見,借鑒當年波爾多打造產區品牌的做法,世界知名葡萄酒產區都在抱團推廣,澳洲、智利、西班牙、法國、美國等知名產區每年要在世界各地做多場推廣活動,產區品牌宣傳效果明顯。
相較之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規劃,中國葡萄酒形成了九大主要葡萄酒主要產區,構成了中國葡萄酒產區的地圖。但不足之處在于未能在市場中形成廣泛的共識,產區品牌還未形成。
而此次《東方世界葡萄酒宣言》將有利推動各級平臺集結成勢,推動國產葡萄酒抱團發展,對標國際產區。
另一方面,經過十多年的潛心研發,中國葡萄酒的品質有了飛躍式進步,僅從在國際大賽上獲得的獎項來看,中國葡萄酒獲獎數量由2012年的9款獲獎單品增長到今年的121款。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賽,由2014年的5款獲獎的單品增長為今年的131款。中國產區釀造的葡萄酒得到了越來越多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可以說國產葡萄酒已經具備了世界品質。
在國產葡萄酒的品質提升之下,對外宣傳的聲量仍然需要持續擴大,消費市場對國產葡萄酒品質的認識、印象也仍然需要我們持續不斷的努力推進。
借鑒國外知名產區的做法,《東方世界葡萄酒宣言》匯聚國內各葡萄酒產區、企業形成合力,未來不斷與媒體和社會接觸,凝聚聲量,共同講好東方葡萄酒故事。
毫無疑問,此次《東方世界葡萄酒宣言》的發布,為中國葡萄酒實現多年夙愿指明了方向,這也是中國葡萄酒崛起、筑就世界葡萄酒第三極的關鍵一步。
03 國產葡萄酒振興之路
從長城開始
當然,任何一個偉大的愿景,都需要實際的落地和執行。而作為中國葡萄酒領導性品牌,長城葡萄酒具有足夠的底氣在國際舞臺上成為中國葡萄酒產業的代表。
40年來,長城葡萄酒始終牢記使命和擔當,從1978年自主研發釀造出了中國第一支干白葡萄酒、1983年釀造出第一支干紅葡萄酒開始,為中國葡萄酒產業的正規化、標準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如今,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新起點,長城葡萄酒希冀成為中國葡萄酒復興的引領者、世界葡萄酒第三極的倡導者、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東方葡萄酒領導品牌。
而從長城葡萄酒一系列布局來看,李士祎總結出長城葡萄酒走向世界的兩大路徑:市場規模和產區自信、品牌和產品自信。
第一條路“市場規模和產區自信”已經在長城葡萄酒2018年的發展中得到驗證。從市場規模上,2018年長城已經成功邁過20億大關,未來將向50億的更高峰邁進。它以近20%的逆勢增長姿態,給連續四年衰退的中國葡萄酒產業一記“強心針”。
而在產區上,2018年長城深刻的洞悉中國葡萄酒市場的多樣化的趨勢,提出立足中國產區、中國風土,打造中國風味。長城葡萄酒將各產區的風土文化特點和當地最適宜種植的葡萄品種相結合,在符合中國人消費口感特點的基礎上,釀造出了中國消費者更加喜愛的優質特色葡萄酒,并基于此上述積淀發布了五大戰略單品:桑干、五星、天賦、華夏、海岸。
目前,五大戰略單品升級為五大戰略品牌,多次代表中國葡萄酒亮相世界,中國產區風土也在長城的帶領下被外界熟知,并逐漸得到世界各地葡萄酒專業人士的認可。
在市場規模、產區自信之外,長城同樣以引領者姿態率先打造“品牌和產品自信”。2018年,長城葡萄酒借助央視平臺王牌欄目的影響力,強勢登陸央視五大頻道,通過“紅色國酒”與“國家平臺”的完美結合,在世界舞臺上展中國葡萄酒品牌榮譽。
2019年,長城在“國貨制造”大旗下,持續深化打造中國葡萄酒品牌影響力。
如李士祎所說,“要以風土為根,文化為魂,弘揚品牌所蘊含的中國文化精髓,進一步提升中國葡萄酒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今天,提起“舊世界”會想到波爾多的混釀;
提起“新世界”則會想到南澳的果香濃郁、口感強勁;
未來,提起中國葡萄酒,世界將會想到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