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回顧
7月2日,由邛崍市人民政府牽頭、邛崍市國有資產投資監督服務中心參與組建的成都酒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酒業集團”)正式成立,注冊資本為5億元。
8月25日,遵義酒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遵義酒業集團)正式成立,股東為遵義市國資委,注冊資本為10億元。
成都酒業集團和遵義酒業集團,均以國資為主導,主旨在于通過資源整合,系統性的打造產區白酒品牌,從而推動產業結構性升級。
2、事件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起,已有多家由政府主導的大型酒業集團成立,其中,注冊資本超過百億元的計有四川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川酒集團)、四川發展酒業投資有限公司、貴州省仁懷市醬香型白酒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主要集中在四川和貴州兩地,涵蓋瀘州、宜賓、邛崍以及遵義等產區。
值得一提的是,各大產區內的酒業集團運營模式并不相同,有通過注入資金的形式整合酒企的模式,也有聚焦產業鏈的純投資導向模式,還有完全控股運營的模式,不過,這些模式的指向卻大體相同。
如今,隨著產區概念逐漸被消費者所認可,產區正在成為白酒品牌的有力背書,在此背景下,由產區政府牽頭成立酒業集團正成為產區升級的重要表現形式。
在白酒總消耗下降,總消費額上升的大趨勢下,行業集中度不斷加強。紅利蛋糕被頭部酒企分食,中小酒企壓力重重,從而促使其抱團發展。在白酒產業迎來整合時代的當下,酒業集團背負著整合資源的歷史使命。
相較于業外資本,以國有資本為代表的酒業集團更具穩定性和戰略耐力。它們能夠結合“有形的手”,以系統化的管控措施給中小酒企帶來新機遇,進而打造代表性的產區品牌,助力整個產區高質量發展,推動行業的整合步伐。
不過,從目前來看,酒業集團想要通過整合中小企業來實現全面發展尚且面臨挑戰。首先,各大酒業集團實現資源整合的模式還沒有形成成功的樣板,仍處于摸索階段;其次,隨著整合力度的加大,企業或會面臨多品牌整合的難題,或因子品牌太多而導致集團資源無法聚焦。
綜合來看,在這場行業整合戰中,國有資本需要做時間的朋友,注重市場競爭要素,解決好營銷策略、品牌投入以及渠道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問題,走出一條互利共贏的道路。(原標題:年度新聞⑥丨以“合”謀進,國資加劇行業整合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