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酒老二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今世緣)如今面臨內憂外患。在群雄逐鹿的華東市場,前有洋河“猛虎”,后有川酒“追兵”,其自身的全國化戰略又效果難現。近日,今世緣再次對其主力產品四開國緣進行提價,能否使其突出重圍?
主力產品多次提價
12月16日,今世緣下發《關于調整四開國緣價格體系的通知》表示,2021年1-3月,每月1日四開國緣出廠價將上調10元/瓶,同時建議區域市場同步上調終端供貨價、產品零售價及團購價。計劃內配額執行當前出廠價,計劃外配額在當前出廠價基礎上上調10元/瓶。
提價的同時,今世緣表示,從2021年2月起,公司將有序縮減當前在銷版四開國緣銷售訂單,消化渠道庫存,為第四代四開國緣煥新上市做好銜接準備。
實際上,這不是今世緣四開國緣產品今年第一次提價。早在今年年初,今世緣就表示,自2月1日起,國緣品牌部分主導產品出廠價統一上調,同步調整終端供貨價、零售價及團購價,其中,四開國緣上調20元/瓶。
6月,今世緣發布公告表示,7月1日起,四開國緣零售價及團購價上調15元/瓶;9月,今世緣發布通知表示,10月1日起,今世緣四開國緣執行配額制,產品零售指導價調整為588元/瓶。
對此,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對記者表示,今世緣對其主力產品四開國緣的提價一方面是為拉升品牌形象,提振市場信心;另一方面是為穩定價格波動。而推出第四代四開國緣新品則是實施產品替換策略,鞏固當前價格帶。
今世緣的“可乘之機”
提價背后是今世緣國緣出現了價格波動。蔡學飛透露,出貨量越大的產品價格越難管控,區域酒企系列產品出現價格波動很正常,因其自身實力很難支撐起這么高的價格。
據悉,今世緣是區域酒企的代表,但相對于一般的區域酒企,今世緣高端產品占比較大。去年,今世緣特A+類產品(出廠指導價300元以上,含稅)占比達到55.77%,明顯高于其他區域酒企。
實際上,今世緣近幾年的崛起離不開其中高端產品的紅利。據悉,作為蘇酒老二,今世緣的發展與蘇酒龍頭洋河息息相關。洋河于2003年推出藍色經典系列,并迅速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今世緣雖在2004年就上市了國緣系列,卻一直處在洋河之下,業績并不給力。
直到2016年之后,得益于洋河對江蘇省內市場的“疏忽”以及江蘇市場消費升級的紅利,今世緣開始發力,尤其2018年之后,洋河業績陷入頹勢,給了今世緣“可乘之機”。數據顯示,今世緣營收從2016年的25.54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48.69億元,凈利潤從2016年的7.54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4.58億元。
華東市場群雄逐鹿
然而,2019年下半年以來,洋河經歷一系列調整后業績復蘇,水井坊等川酒也不斷加碼江蘇市場,今世緣危機四伏。
據悉,白酒市場素有“得華東者得天下”的說法,華東市場消費水平較高,是白酒企業的必爭之地。去年年底,水井坊就專門在江蘇市場開啟“定制模式”,推出新品井臺12,此外部分醬酒企業也在江蘇市場布局。蔡學飛透露,華東市場競爭強度很大,消費者消費習慣較為理性,今世緣推中高端產品會直面洋河、劍南春甚至茅臺、五糧液,這也是其提價以進行穩價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今世緣也采取了一系列突圍舉措,進行全國化擴張,但成效并不明顯。數據顯示,今世緣2014年就提出了全國化戰略,但其省外市場收入占比從2014年的5.25%到2019年的6.35%,幾乎原地踏步。
蔡學飛透露,今世緣前幾年的發展主要依靠大量費用投入進行渠道置換,撬動了大量洋河的經銷商。而如今在一線酒企渠道下沉、白酒市場存量擠壓、品牌化和品質化成趨勢的背景下,今世緣之前的老路已經走不通了。
“未來今世緣想尋求突圍,一方面需要發揮其在婚宴市場的傳統優勢,另一方面需要其進行模式創新,開展基于新零售的數字化轉型以及基于品牌專賣店的體驗式營銷等。”蔡學飛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