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集團12月1日宣布,擬出資4億元參與籌建成立貴州茅臺集團資產管理公司。
按照茅臺集團的規劃,金融業務將成為其第二大支柱。
在此之前,另一酒業巨頭五糧液已經開始打造資本平臺、發力金融領域。而瀘州老窖、金徽酒等企業也紛紛涉足于此。
酒業國企涉足金融領域,與響應“國企改革精神”相關,也與其實現做大企業的戰略決策相關。而酒業私企進入這一領域,則往往基于合理利用現金流的現實理由。
現狀,酒業進軍金融蔚然成風
早在多年前,就有酒企涉足金融領域的相關案例傳出。到了2017年度,進入金融領域的酒企驟然增多。
2017年11月17日,奧馬電器發布公告,稱擬與甘肅銀行、金徽酒業發起設立隴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隴銀消費金融”)。
茅臺集團12月1日正式宣布出資參與籌建貴州茅臺集團資產管理公司。
此前8月8日,茅臺集團董事會通過《關于籌建成立茅臺集團金融控股公司的議案》。茅臺集團表示,將整合集團金融資源,快速發展金融業務,成立茅臺集團金融控股公司,打造除酒業板塊以外最大的收入和利潤中心。
10月中旬,遵義市國有資產投融資經營管理公司、茅臺集團、浙商資產管理公司三方就共同組建茅臺集團資產管理公司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
另一巨頭五糧液,已經先走一步。
早在2014年5月,出于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目的,五糧液集團公司、五糧液股份公司及戰略投資者農銀國際等9個股東共同出資設立了注冊資本20億元人民幣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財務有限公司。
2017年,由五糧液集團控股的“宜賓五糧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募集規模為100億元的“五糧液農村產業融合”基金,成為五糧液金融架構之中重要組成部分。
名酒企業瀘州老窖集團在金融板塊布局多年,除入股瀘州市商業銀行外,集團旗下還有華西證券、瀘州龍馬興達小額貸款公司、四川匯鑫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等金融機構。
目的,推進國企改革,提高現金利用率。
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金徽酒等諸多酒企近年來紛紛涉足金融領域的背后,隱含著國企改革戰略方向的大背景,也同樣有其他類型酒企提高現金流利用率的考量。
2017年8月,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及,下一步“將主要做好五糧液的頂層改革設計,努力實現從管資產向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轉變”。
李曙光這番言論,實際上與國企改革的大方向十分契合。
2016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中,審議通過了《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其中提及,未來國企改革的方向之一,是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
有經濟學家指出,國企投資控股模式具有幾個顯著特征,其中之一是產業資本金融化,即把產業資本變成金融資本,依托金融工具提升企業集團價值,將產業優勢轉化為資本獲利能力。
今年10月中旬,遵義市國有資產投融資經營管理公司、茅臺集團、浙商資產管理公司三方就共同組建茅臺集團資產管理公司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茅臺集團總會計師楊建軍表示,此次合作將服務于貴州省的經濟轉型發展、脫貧攻堅戰略和綠色生態發展,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推進國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