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近期五糧液(000858,股吧)、水井坊等酒品提價,經銷商和拿貨的客戶們欲購從速。”前幾日,在朋友圈群發了消息的濟南名仕酒窖總經理賈海濤的電話被打爆了。幾位經銷商都相繼聽說了中高端白酒漲價的消息,面對新年和春節的備貨期,經銷商拿酒的日期為此都提前了。
連日來,經濟導報記者走訪了濟南鳳凰山名酒城等多家白酒經銷商,并對近期漲價的白酒品牌進行了統計。從該名酒城二層一家五糧液經銷商處了解到,“普五(52度水晶瓶裝)”市場零售價將從969元上調至1099元,五糧液1618零售價將調至1199元,已逼近歷史最高價。沱牌舍得(600702,股吧)的濟南經銷商也透露,已經接到了通知,自2018年1月16日起,品味舍得3款產品的價格同時調高。
鑒于目前白酒價格齊漲的局面,經濟導報記者統計發現,包括一線名酒五糧液,以及水井坊、沱牌舍得、洋河股份(002304,股吧)等酒企都提高了相關產品的價格。
臨近年底,白酒漲價潮開始“沸騰”山東的白酒圈。對于終端消費者接受的程度,賈海濤有自己的看法,“不同于2016年底的行業價格觸底反彈,今年白酒品牌的提價更多是企業自身行為。”賈海濤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白酒行業已經有了復蘇局面,但再次抬高白酒價格,確實應該看一看市場的需求和反應,以免引起泡沫。
蓄力“雙節”競爭
“調價是一種市場銷售策略,茅臺(600519,股吧)、五糧液這些高端品牌就是其他酒業品牌的對標,他們漲價,其他品牌也不示弱。”濟南一位經營白酒銷售多年的店主孫笑天對經濟導報記者透露,高檔白酒每斤生產的成本一般不到100元,單純以“原材料增加、成本上升”等理由來解釋調價顯得完全“沒有誠意”,但市場反應就是如此,隨著元旦、春節將至,真正的品牌產能有限,還是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孫笑天給經濟導報記者展示了幾款已經調價的品牌產品,比如同樣一瓶五糧液,在他的店里是跟隨著官方的價格一直在提價的,但附近其他一些店內的價格卻相差懸殊,有的甚至上下浮動超過100元。“酒業品牌對終端的零售價一直無法做到100%的控制,因此就出現了‘一店一價’的局面?梢钥吹酱舜尾簧倨放茲q價是調整了供貨價,就是批發商向終端的供貨價,因此對于經銷商而言,酒業品牌提價也是在優化渠道。”孫笑天認為,白酒圈里對品牌提價存在著不同的聲音,一些有固定渠道和大客戶的經銷商都在等著提價,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又多了一個加緊走貨的說辭;另外一些中小型煙酒店或者超市等則不希望漲價,畢竟到了節日應該是降價促銷,而漲價的白酒會讓商家有些犯難。
面對即將到來的“雙節”,經濟導報記者在走訪中看到,不少白酒品牌經銷商和銷售店面都開始打出了標語和促銷的廣告。在鳳凰山名酒城,西鳳酒、老白干都做起了促銷,在一家店面門口的老白干酒(600559,股吧)品促銷裝,一箱白酒價格由原價90元降為65元,其他不少名為“內部招待酒”的品牌簡裝、促銷裝也都紛紛降價,幅度超過20%,以作為職工福利或者年會用酒等。
中高端白酒市場則呈現出供不應求的狀態。歷經4年調整,貴州茅臺(600519,股吧)酒的市場零售價在1500元/瓶-1600元/瓶之間,比茅臺官方堅守的價格底線1299元/瓶高出不少。尤其是發力節日效應,以五糧液等為領頭品牌,隨后中端白酒也動作頻頻,顯示出白酒生產企業較強的定價權。
在山東溫和王酒業公司總經理肖竹青看來,五糧液、水井坊、瀘州老窖(000568,股吧)等酒企提價是有市場基礎的,是基于消費預期和渠道預期所形成的價格輪番上漲,因為社會庫存小,所以酒廠敢漲價。
“面對節慶,白酒的使用量提升,白酒品牌的價格也呈現兩極化,中高端白酒紛紛漲價,比如茅臺、五糧液內部拿貨都要排隊,尤其是一到過節,斷貨和零售渠道的價格飆升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孫笑天表示,目前因為對一線白酒品牌價格的掌握力不強,他已經逐漸改做其他中端白酒品牌的銷售。
市場有隱憂
從2017年三季報可以看出,目前國內白酒市場回暖信號明顯,行業整體向好,因此品牌酒企抓住機會提價也在情理之中。山東省酒業協會副會長李一鳴認為,目前中國白酒品牌中能夠引領行業提價并具有主導權的,一是飛天茅臺,另外一款就是上文提及的“普五”,這兩款品牌的提價撩動著其他中高端白酒品牌的神經。
孫笑天介紹,目前酒水零售渠道中,高端產品還是以茅臺、五糧液為貴,此外一些新生力量如舍得、夢之藍等也在不斷提價,躋身高端品牌并受到消費者青睞。但同時,還有一些經銷商并未輕易漲價,對于市場的接受度存在著一定的疑慮。對于節日前漲價的問題,不少經銷商也有著自己的考慮:在鳳凰山名酒城內的不少經銷商,針對中低端銷售群體則采取降價促銷為主的策略。
“團購對價格很敏感,尤其是長期合作的不少大客戶,因此對于他們而言,拿貨價格基本維持原價,漲價的日期也在一直拖后。”賈海濤表示,洋河夢之藍系列自12月1日起,夢之藍M3、M6出廠價分別上漲5元/瓶、10元/瓶,終端價每箱(4瓶裝)將分別上調約120元、150元,但他給大客戶的價格還是原來的價格。他認為,廠家提高終端零售價格,雖然能讓利渠道商,但在實際操作層面,還是要考慮不同地域的供給關系和銷售情況。
提價的市場戰略,其泡沫現象還不會很明顯。但是春節過后,到白酒銷售的淡季,就要控制價格的上調,否則就會出現‘廠家調價、經銷商尷尬、消費者不買賬’的現象。”李一鳴認為,目前的魯酒企業在市場營銷方面非常“接地氣”,沒有出現跟風漲價的情況,比較注重渠道建設。
面對高端酒回暖的現狀,李一鳴認為,不少收藏和高端消費群體的直采拉高了高端白酒的整體銷售情況。“此前紅酒圈一窩蜂炒‘拉菲’,但現在不少高端紅酒消費者對拉菲避之不及。同樣,白酒行業也應該建立適度的品牌追求,不能單純因為‘面子’而采取調價策略,更多還應該適應市場需求。”李一鳴建議,高端白酒不應該當奢侈品來銷售,千元以上的價格已經不低了,在提價的營銷策略之外還應該多一些品牌文化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