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牛食品近日大換血,也讓其旗下不滿一年的預調酒品牌達奇(TAKI)命運變得撲朔迷離,或已走上品牌早夭之路。
或將淪為雜牌,不再投市場費用
"現在董事長都把股份賣了,TAKI(達奇)市場也漸漸收縮,目前已經縮至廣州",已離開達奇團隊的王軍(化名)向酒業家記者透露目前廣州區域以外的團隊已經被解散。
王軍還稱,"黑牛食品實際上已經放棄自身運作達奇品牌了,目前達奇品牌由幾人包干,采取個人承包制,也沒有市場費用投入,底價操作,其實就是一個雜牌,預計一兩年達奇這個品牌也就銷聲匿跡了"。
有知悉達奇內部情況的人士表示,現在黑牛的5、6家工廠已經賣掉了,達奇有蘇州、蕪湖、西安有3個廠,其中西安的廠已經進行了股權改造(賣了)。
"達奇這個品牌在市場上已經不再活躍了,市場上的產品大都是年初的生產日期,市場人員也不再走動,也沒有什么活動,從多種跡象來看他們已經在停止操作這個品牌了。"有熟悉達奇品牌的業內人士對酒業家記者表示。
上述知情人士還表示,黑牛食品正處在調整期,達奇已經做了兩方面的調整,一方面收縮區域市場至華東、華南,京津唐;市場策略聚焦到細分渠道上,以終端市場為主,流通市場為輔,主要做夜場、酒吧。
質疑:達奇或是全盤賣盤的抓手
事實上,預調酒業務雖是黑牛食品新推業務,但黑牛食品董事長林秀浩一直力推達奇雞尾酒,今年年初,林秀浩甚至"自掏腰包"向股東贈送達奇雞尾酒,有數據顯示,贈送雞尾酒價值約130萬元,合林秀浩兩年年薪。
不過這宣傳效果著實不錯,今年上半年,自"送酒事件"被媒體廣泛報道后,黑牛食品股價開始逐漸走高。1月5日,黑牛食品股價為14.99元。至5月19日,其股價已達37.68元,大漲了151%。
"本來進達奇是為了拼一番事業的,但現在看來達奇只不過是高管全盤賣盤的一個抓手,這個項目為整個黑牛食品帶來不少光彩,沒有達奇,黑牛的股價也不會在今年上半年有好的表現,達奇的團隊現在很無奈。"王軍對酒業家記者坦言。
達奇是否真的如王軍所言,只是充當了黑牛食品做高股價的棋子。
早在今年6月初,黑牛食品實際控制人林秀浩主導的黑牛食品"低價定增高價減持"也備受投資者質疑,雖然最后迫于壓力,不得不公告取消此計劃。
實際上不論達奇是否只是一顆棋子,隨著林秀浩昨日的一份辭呈和轉讓股份公告,達奇前景堪憂毋庸置疑。
達奇只虧了1000萬
在王軍看來,達奇的業績并沒有拖累黑牛食品,"達奇團隊通過短短6個月,就在全國市場覆蓋150多個城市,250多個經銷商,實現5000-6000萬銷售收入,進貨都有4000萬元,達奇后來轉向了夜場,達奇在夜場渠道布局不錯,效果也不錯。
不過,黑牛食品將公司各項開支的增加歸結于達奇雞尾酒。黑牛食品在今年的半年報回復函公告中稱今年上半年公司銷售費用中工資增加1302.22萬元,系因增加廣州市達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寧波達奇酒業有限公司兩家銷售子公司的銷售及后勤人員所致;廣告宣傳費增加774.81萬元,系增加了預調酒的廣告投入;由于新產品初步投入市場,也相應造成了相關運輸、促銷等費用的增加。另據黑牛食品2014年年報披露,達奇與韓國影星金秀賢簽訂1000萬代言合同,今年半年報中黑牛食品又公布了寧波達奇與某傳媒公司簽訂了1200萬元的品牌策劃合同。
"有媒體說達奇虧1000萬拖累黑牛食品,實際上做酒前期投入大,況且黑牛食品今年前三季度已虧了1個多億了,拖累黑牛食品是主業,并不是達奇。"王軍說。
(2015年半年報,達奇營收狀況)
黑牛準備不足,達奇受累
達奇或將淪為"短命"品牌,或與黑牛食品整體準備不足脫不了干系。
有業內人士形象比喻達奇在黑牛食品的處境,"黑牛食品就像一個孩子學體育,今天學跑步,明天學乒乓球,后天學足球,但沒有一個強項,做得不好就把球鞋賣掉,把乒乓球拍賣掉"。
"有著炒家、投資心理,不是長期投入肯定是做不好酒的。"王軍直言。
"黑牛沒有準備充足,對行業缺乏了解,在產品開發上口感做得非常不到位。對產品操作也沒有思路,達奇在品牌操作、渠道,廣告宣傳等方面完全是在走銳澳的路線,找明星代言、電視廣告但實際做得遠遠不能與銳澳相比,同質化嚴重。"有熟悉達奇預調酒業務的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還稱,銳澳用了近十年的時間才培育了市場上的這一塊蛋糕,確立了雞尾酒行業的老大地位。黑牛食品在發展預調雞尾酒業務方面來講,并沒有自身渠道優勢,也沒有品牌優勢,一切都很難說。
事實上,達奇具體品牌定位、渠道構建上因為品牌創建時間短,一切都在摸索階段,一些決策模糊不定,"達奇從品牌的理念上來講是時尚的,定位年輕化,但從營銷手段來講是傳統的,就是按照黑牛豆奶粉一些飲料模式來做,定位和營銷手段相左,黑牛自身也認識到問題,所以具體政策也是搖擺不定。"熟悉達奇品牌策劃的人士向酒業家記者表示。
藍精伶人董事長劉若夏對酒業家記者表示,雞尾酒在國外十幾二十年前就有一些好產品,現在國內還沒有出現,比如捷克可樂和丹尼威士忌結合做的預調酒十幾年前就曾風靡一時,但目前還沒有人推出類似的產品,比如用檸檬釀制的雞尾酒也是很好的產品完全可以做出與銳澳不一樣的產品贏得消費者贏得市場。所以更多的預調酒品牌要注重與冰銳、銳澳走出差異化產品,這就肯定會有銷路和生存的路子,首先從產品和口感的角度來做差異化。
不過,觀峰咨詢董事長楊永華認為達奇仍然有機會,"達奇處于一個新項目培養期,不能說是黑牛拖累了達奇,黑牛食品反哺新項目也屬于正常,很多企業在多元化過程中都會走一些彎路也很正常"。
楊永華表示,雞尾酒不是即飲性產品,它需要場景消費,"被飲料化"是整個預調酒行業存在的普遍問題。而且達奇產品6種口味跟銳澳基本無差異,產品定位個性化不夠,而且預調酒這個品類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被過度當做飲料這種大流通產品來做的。達奇只要在產品定位、市場定位,聚焦夜場,推場景化消費,機會仍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