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道黃酒潤,諸暨酒更香。
才飲同山醉,又品勾踐王。
吳越多少事,相與共話長。
雄心與壯志,皆付與瑤觴。
——題記
中國黃酒歷經數千年的釀造和飲用歷史,已經深入國人血液,成文中國文化中最醇香的一部分。浙江紹興作為黃酒的重要發源地和主要產區,在中國的酒業版圖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古城紹興的文化標簽如果僅僅是黃酒,又怎能體現其歷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多樣性?事實上,在這片以盛產黃酒著稱的“酒窩兒”里,還隱藏著銅山燒酒這顆璀璨的明珠。
諸暨,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北鄰杭州,南臨義烏,屬于紹興的一個縣級市。其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越國故地、西施故里。同山燒,清香型白酒,因產地在諸暨市同山鎮而得名,素有“江南小茅臺”之稱,這其中又以同山醉美和勾踐王為典范。
作為酒業從業者,之前對于同山燒的了解僅限于耳聞,實在有些遺憾。此次借同山燒首屆封壇文化節暨浙江同山醉美人酒廠10周年慶典的機會得以一見,并親自品鑒,算是增廣見聞,并對南派清香白酒的特點及未來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
青山秀水,成就同山燒酒獨特風味
中國知名白酒大多出產于知名白酒產區,比如茅臺之于茅臺鎮,郎酒之于二郎鎮,西鳳之于柳林鎮,洋河之于洋河鎮,汾酒之于杏花村,同山醉美和勾踐王酒同樣出產于諸暨市的一個鎮子上——同山鎮。同山鎮的名氣雖然尚不能和上述知名產區相提并論,但其所具有的“水、土、氣、氣、生”等天然稟賦,卻為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諸暨市全境群山環抱,一江縱貫其中,地勢由南向北漸次傾斜,形成北向開口通道式斷陷盆地。同山鎮就位于盆地腹地,依山傍水,地形地貌和茅臺鎮非常類似。盆地內空氣溫暖、濕潤,流動緩慢,有利于釀酒微生物富集、不斷繁衍優化,猶如一個天然的釀酒窖池。
水源對于釀酒的重要性來說不言而喻,赤水河成就了大名鼎鼎的茅臺,長江哺育了經久不衰的瀘州老窖與五糧液,而同山醉美酒則得益于浦陽江的滋養。同山鎮位于北緯29.6°,不但恰好位于全世界公認的名酒帶上,而且坐落于境內浦陽江的邊上。浦陽江縱貫南北,境內干流長67.6公里,東西8條支流呈葉脈形展開,不但為釀酒提供了優質的水源,還為當地盛產的高腳拐糯高粱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
說到糯高粱,酒行業有句俗話說“糧為酒之肉”。如果說水源為同山醉美酒的品質起到了提升作用,那么當地特產的高腳拐糯高粱則為同山醉美酒的品質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證,它顆粒小、皮厚、扁圓、結實、干燥,支鏈淀粉含量高,蒸熟后很糯很粘,有絲糊狀膠汁,用其釀酒數十米外就能聞到濃郁的酒香,加上當地人世代相傳的古法釀造技術,天時地利人和,一壇好酒由此而成。
傳統工藝釀造的同山醉美酒酒質清澄,口感甘洌,再用純天然紅色高粱枝葉浸泡之后,酒色紅潤,倒在杯中,恰如紅玉入尊,因此也享有“酒中君子”之稱。這是其他清香白酒或者其他產區白酒所不具備的風味特點。
人杰地靈,賦予同山燒酒厚重文化
中國酒之所以百花齊放且歷經千年而不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是風土的產物,不可復制的風土條件造就了南北各異、東西不同的風俗人情,這些風土、人情共同賦予了中國酒富有個性的生命力。
諸暨是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踐圖謀復國之所,是吳越文化的發祥地,在歷史上便有錢塘名區之繁盛,如今又躋身中國百強縣市,名列39位。歷史的悠久和經濟的繁榮催生了富有特色的吳越文化,而這文化又融于酒香,穿越歷史長河,生生不息,氤氳至今。
在浙江,諸暨人素有南方的北方人之稱,因為諸暨的男男女女素來不失江南人士的清秀之態,更多了一點北方漢子的豪爽之風,正因如此,出自諸暨同山的同山燒,不僅有爽滑甘甜的口感,更是自古以來就有“勁烈如刀”的評價。尤其是同山醉美人酒廠出產的勾踐王酒,非但擁有甜糯的江南女子溫婉之氣,也是頗有一番南方男子的儒雅之風。
在專家品鑒會上,品酒專家對勾踐王酒的評價是“前段清香溫文爾雅卻不失厚重,中段濃香口感豐滿卻不顯妖艷,后味悠長更有醬香的余韻,非常完整地體現了勾踐王酒一口三香的口感特點”。專家評語非常形象地道出了帶有吳越文化底蘊的勾踐王酒的獨特韻味,這韻味,明顯區別于北方以汾酒為代表的的清香。
如果說有一種元素能夠使白酒得到更廣泛、更長遠的發展的話,那么這種元素一定是非“文化”二字莫屬。人杰地靈的諸暨,恰恰為同山燒賦予了這種文化,也為同山燒走向全國市場注入了靈魂。
傳承創新 支撐同山燒酒厚積薄發
如果說獨特的產區風貌造就了同山燒酒“一口三香”的獨特風骨,倒不如說同山釀酒人堅守、傳承、創新的努力使得同山燒酒老樹開新花。
在同山鎮,釀酒可不是什么稀罕事兒,在這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釀酒。早在2013年,“同山燒千戶開釀吉尼斯盛典”便在該鎮新街上舉行,創下了“規模最大古法釀酒”的吉尼斯紀錄。但這個記錄所折射出來的另外一個現狀便是同山燒酒的釀造門檻低、作坊數量大、生產不集中、整體水平差,也恰恰是這個現狀導致了同山燒酒在中國白酒市場上知名度不高、整體競爭力不強的局面。
在中國白酒行業高度集中,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同山燒相對落后的生產理念、運營理念和營銷理念顯然早已不合時宜,“同山女婿”、浙江同山醉美人酒業有限公司創始人謝小義早在10年前便認識到這一點。
在他看來,同山燒是地道的好酒,只是欠缺好的品牌和營銷。他決心要把“同山燒”傳播出去,他要為浙江打造一個知名白酒品牌,為自己的客戶釀造更多的好酒。從此,一場轟轟烈烈的“同山燒”產業復興,就拉開了帷幕。
謝小義在傳承傳統同山燒釀造工藝的基礎上,多方求教、悉心鉆研、大膽創新,先后獲評國家一級品酒師、國家高級釀造師、高級農技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同山燒燒制技藝)等稱號,創辦了浙江同山醉美人酒業有限公司,打造了“勾踐王”、“醉美”、“醉美人”、“西施家”等品牌。
謝小義的努力,得到了釀酒大師陶家馳、高景炎、胡永松、鐘杰等國家級專家的認可。知名白酒專家高景炎曾說:“很難想象在白酒已有的競爭格局下還會有什么力量可以勝出,我看同山燒有這個可能。”如此高的評價,讓世人對同山燒有了新的認識。
同山燒不但得到了國內專家的認可,更是征服了國際評委的味蕾。在新加坡世界烈酒大賽上,勾踐王和同山醉美同時亮相烈酒國際舞臺,從源自多個國家的400多款參賽烈酒中脫穎而出,成功斬獲兩大獎項;9月6日,第20屆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上,勾踐王52度、勾踐王53度再次分獲兩項金獎,同山醉美獲得銀獎,一次捧回三項國際大獎。
“在去年,公司投資200多萬元建成了同山燒釀酒科普館,公司計劃還要在這里擴建一個100多個窖池的發酵車間,那邊的辦公樓要拆掉重建”,在參觀廠區的時候,謝小義一一為大家介紹公司的發展規劃。在他的藍圖里,同山燒要走的將是一條規范化、標準化、品牌化、規;慕洜I道路,他認為,唯有此,同山燒才能走出諸暨,走向更廣闊的的市場。
縱觀中國白酒的地理,不難發現,川黔、蘇皖、魯豫、兩湖、西北、華北和東北等版塊均已成熟且相對穩定,浙江腹地紹興黃酒雖蜚聲世界,但白酒品牌用“深在閨中無人識”來形容恐怕也不無道理。如今隨著以勾踐王、同山醉美等品牌為代表的同山燒的厚積薄發,中國白酒的星河中,有望再添一顆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