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貴州·四川深化交流合作座談會在貴陽舉行。雙方一口氣簽署了“1+8”個合作協議,涉及多個方面。 其中,備受酒業關注的是,合作協議里提到,兩省將共同打造以赤水河流域為核心的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提升“中國白酒金三角”區域品牌影響力,推動全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和中國白酒與世界酒業發展接軌。 從目前報道的公開信息來看,這是川黔首次達成共謀建設“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
回顧來看,2018年3月,仁懷產區在成都春季糖酒會上首次以“中國醬香酒產區”名義開展推介活動,邁出了從單兵作戰向集團化協同的第一步。在此基礎上,今年3月,仁懷市政府提出將進一步發揮產區品牌優勢,打造“世界醬香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隨后10月下旬,“全國百家媒體走進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宣傳活動”舉辦。再到此次“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合作協議大致內容出爐。 極短的時間內,醬酒產區打造已經邁過了從單兵作戰到集團作戰,從聚焦貴州省內到攜手四川。
此次攜手,在一方面感嘆“離了xx地,就釀不出醬香酒”的“宣傳語”在被主動打破的同時,醬酒在短時間里呈現出來發展謀劃更加值得關注——一個是迅速崛起的熱門品類核心區,一個是成熟多年的白酒產區,兩者攜手,或將有望開啟醬酒細分品類發展新時代,共同推動醬酒產業快速走向更大空間。
一直以來,行業習慣用香型劃分品類。目前已經成熟的濃香、清香大品類之下已經形成眾多知名細分品類。以濃香型白酒為例,根據釀造工藝的不同,單糧濃香、多糧濃香、綿柔型濃香均已有知名品牌及一定規模。清香型大品類之下,老白干香型、二鍋頭香型等均已成熟。在百花齊放之下,各自香型不斷做大。 回看醬香型白酒,以茅臺為代表的醬酒企業大都聚集在貴州。甚至部分企業在宣傳時喊出“離開xx地,就釀不出醬香酒”的口號。
雖然醬酒在劃分上,有簡單的“北派醬酒”與“南派醬酒”區域區隔之說,但是基于技術創變而產生的細分醬香品類產品還屈指可數,今年今世緣創造的清雅醬香之所以一出市就備受關注,正是因為其對醬酒進行了技術方面的細分。 可以看到,醬香雖然與濃香、清香并稱三大基礎香型,但其細分品類成熟度與后兩者差距甚遠。
在消費者選擇日益個性化、口感更加多元化的趨勢之下,醬香酒仍將需要走濃香、清香型白酒產品走過的細分道路。 從這個角度來看,此次“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概念的提出,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醬酒生產區域限制的“言論”,為多元化品類發展打開大門。 就目前而言,以川酒集團為代表的企業已經提出了打造“川派醬酒”等發展思路。從這一角度來看,此次產業集群概念的提出,既是順勢,或許更是引領和鼓勵新的醬酒細分品類的出現。 正如前文所言,貴州是迅速崛起的熱門品類核心區,四川是成熟多年的白酒產區,這也表示,貴州醬酒產品與四川知名品牌間的聯合也將不斷出現,二者之間優勢資源整合相當于給醬酒這個品類發展安裝了加速器,也將成為促進兩省酒業發展的新動力。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種創新。 一直以來,在大眾的認知中,白酒對產區概念的重視及講述遠不如紅酒,世界性知名的產區更是屈指可數。行業習慣性對白酒產區以行政區域劃分。
總之,在以地域為劃分的方法之中,基本以行政區命名,例如去年發布的世界十大烈酒產區。 基于此,依托于中國白酒金三角,“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概念的提出,本身已經有一定創新性,突破行政區域的限定,向更加關注生態、關注釀酒產業本身靠攏。這樣的定義,也更加符合國際市場熟悉的“產區概念”。如此大格局的設定,或許也將為醬香細分品類發展提供更加包容和多樣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