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的雙十一注定是豐收的日子,借助天貓和京東等線上平臺,整個雙十一期間各大酒企斬獲頗豐,然而還沒等酒企們享受雙十一戰果,年終大考便悄然而至。臨近歲末,酒企們也開始使出渾身解數,開始對業績沖刺加碼,以便交出一份皆大歡喜的期末成績單。
快訊君經過整理后發現,今年的年終大沖刺,既有老套路,也有新手法,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經過雙十一線上的狂歡,各大酒企下一步的市場策略又會如何調整?相比之下又有哪些異同之處?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調價,不同的理由同樣的選擇
每逢歲末,因人力、物流、包裝等成本的提高和供需矛盾的影響,不少企業都會選擇在此時將產品的價格上調,除此以外也有酒企因市場調整,主動提高產品定價。
11月9日,瀘州老窖總經理林峰的一條朋友圈引爆酒業圈,短短400余字卻透露出瀘州老窖的野望。而就在一天前,窖齡酒公司發布公告,將于11月8日對百年瀘州老窖窖齡90年價格體系進行調整,涉及窖齡90年全部產品的團購和零售價。
作為窖齡系列的頂端產品,此次的提價表面上看是提升窖齡90年品牌力,提前加碼鎖定次高端市場,并為年終旺季所做的準備,深層次所包含的卻是瀘州老窖整體戰略的考量,即在國窖1573暫不提價的背景下,通過抓特曲、窖齡、頭曲、二曲、養生酒等中端和大眾產品的市場覆蓋率實現量的提升,以達到其在“十三五”末期三個“百億”目標,為沖擊行業“三甲”打基礎。
無獨有偶,國慶前夕今世緣發布《關于調整國緣品牌主導產品價格體系調整的通知》稱,出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其主力品牌國緣系列將進行調價。在通知中,今世緣表示,由于國緣品牌形象及市場份額得到有效提升,年度目標任務已經接近完成。但同時表示,考慮到釀酒原材料、產品包裝、倉儲物流等生產運營成本上漲,以及國緣品牌未來可持續戰略定位,從2018年10月1日起,統一上調國緣品牌部分主導產品出廠價,同步調整終端供貨價、零售價及團購價。
從今世緣整體運營來看,國緣選擇在此時調價更多的是為完善其產品體系所做的考慮。早前,國緣水晶V系V3、V6、V9三款產品的上市幫助今世緣提升了自身品牌影響力。但僅憑三款新品,并不能為其征戰下半場,隨著郎酒、劍南春、水井坊、瀘州老窖等加快進攻江蘇的步伐,江蘇市場的逐漸飽和將不可避免。因此,此次國緣系列的提價之舉也可以看做是,今世緣搶占不同價格體系的先機,為日后在不斷地擠壓式競爭中贏得出路的提前布局。
在年終提價的隊伍中,時隔4、5年之后首次針對終端提價的金種子酒無疑惹人關注。在經銷商大會剛剛結束的兩天后,金種子酒業銷售有限公司就發布了調整價格體系的通知,該通知顯示,自10月10日起調整部分產品零售價格,共涉及金種子系列、柔和系列兩大核心系列產品以及金種子中國力量酒等9個產品。
這背后體現的是金種子對于時局的把握和判斷。隨著古井、洋河等品牌將重心向200元以上價格帶偏移,百元價格帶自然而然的空出一部分市場份額,而價格帶空出后能與金種子酒競爭的品牌并不多,順勢提價能更好的參與“百元檔”這一超級價格帶的競爭。而在今年的中秋國慶酒水銷售旺季期間,金種子的銷量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明顯感覺到金種子的市場競爭力在回升。在市場和需求的雙重刺激下,金種子的提價成為情理之中的事。
2、換裝,改變路上的殊途同歸
就在酒企競相推出漲價策略之時,郎酒卻另辟蹊徑對產品的包裝來了一次全新升級。這次青花郎和紅花郎的包裝升級,主要針對瓶身LOGO的升級。在產品瓶身上半部分以及包裝袋和包裝箱上的LOGO中的“郎”換成了“青花郎”或“紅花郎”。“青花郎”主體LOGO顏色以寶石藍色為主調,給人以尊貴、深邃的格調觀感,體現了青花郎酒高端醬酒的品牌定位;“紅花郎”主體LOGO顏色以中國紅為主調,給人以喜慶、吉祥的格調觀感,體現了紅花郎酒中高端醬酒的品牌定位。
此外,根據媒體此前報道的消息,五糧液核心大單品52度經典水晶瓶五糧液(普五)也將迎來換裝升級,新款樣品或將于本月底下月初面世。據悉,升級版的五糧液在包裝、酒體、價格方面與此前的2017版新品五糧液有全面的提升。另外,升級版的五糧液將對產品運用酒業大數據,使之成為數據化產品。
從某種程度上看,兩款主流高端產品的換裝是為今年末乃至明年銷量提升所做的準備,憑借新穎的設計和時尚的外觀,新版包裝確實能吸引不少消費者關注的目光。但從深層次來看,產品的升級包裝是較為系統的工程,其本身成本不會小,價格也不會低,廠家方面需要對現有的生產模具進行更換,斥資少則千萬,多則上億,而這些成本不會由酒企自己承擔,必將轉化到產品上去,由渠道、終端共同負擔,因此未來這兩款產品的提價也就是在預料之中的事了。
3、聚焦,品牌實力提升的年末會戰
隨著行業逐步走出深度調整期,企業在品牌運營方面愈發呈現從分散到集中,從打游擊戰到打攻堅戰的狀態,“聚焦”成為大家關鍵詞。
在今年的茅臺海外經銷大會上,茅臺董事長李保芳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明年的營銷工作,茅臺重點要抓文化建設,要強化服務質量。他認為,茅臺酒是賣方市場,在這種情況下,茅臺一方面要做文化。另一方面要做服務。在文化方面,李保芳透露明年將會有一個系統的思路。在服務方面,茅臺將補齊短板,引進國際化復合型人才,促進海外辦事處設立進程。
抓文化建設,強化服務質量,其實是從側面反映茅臺對自身品牌有了更深層的認識,在不愁賣的情況下,將視野聚焦到消費者身上來,聯想到近期茅臺一系列的動作,未來茅臺酒銷售渠道很有可能更進一步下沉。
相同的戰略在徽酒龍頭—古井貢酒身上也有所體現。近些年來,古井一直在提“百億”目標,卻遲遲不能實現,在今年古井終于有望突破“百億”目標。根據前三季度報告顯示,古井營業收入為67.62億元,非常接近去年年終69.68億元的營收。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最新數據顯示古井貢酒已經完成了約80億元的營收,距離全年“百億”目標還有10億元左右。對于“百億”的目標,古井極有可能在2018年年末實現。
要實現“百億”目標,靠較為粗放式的產品經營策略難度不小,因此可以斷定,接下來古井將對產品線進行聚焦,重點推出兩大核心產品——古16和古20,依靠提價、促銷等手段,打出一套組合拳,力爭早日實現“百億”目標。
產品價格始終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酒企選擇年終漲價有一定的風險,但在年末各種產品普遍漲價和行業銷售旺季的大背景下,漲價對企業所帶來的影響基本不大。此外,這段時間的漲價往往也附贈了各種優惠活動,而這也讓消費者比較容易接受價格的調整。
隨著年末征戰號角的臨近,快訊君將持續關注各家酒企的期末戰績,接下來還會有哪些新的消息,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