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自古以來,眾多美酒在此綿延流長。蘇、魯、豫、皖四省作為黃淮流域白酒的核心產區,產業規模和產品品質均位居我國白酒產區前列,在當前消費升級、品質提升的總體趨勢下,如何進一步提升板塊的優勢和特色?
11月9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蘇魯豫皖四省食品工業協會主辦,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承辦“2018黃淮流域核心產區領袖峰會”在酒都宿遷召開,在首日舉辦的“產區特色與傳承發展論壇”上,來自洋河、古井貢、景芝、口子窖、今世緣、國井、賒店、迎駕貢酒等多家黃淮區域的企業代表以及白酒屆專家暢所欲言,共同探討挖掘黃淮名酒帶的“新價值”。
“聚寶盆”
黃淮是名酒的天然誕生地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條河流產一方好酒。黃淮自古就是出好酒的地方,黃淮名酒帶地處黃淮兩大流域之間的蘇魯豫皖交界處,深受黃淮兩大水系影響,地處南北交界處,擁有極其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這里的氣候屬南北交匯處,四季分明,是釀造綿柔淡雅型濃香美酒的天然寶地。
在白酒專家梁邦昌看來,黃淮地區誕生了眾多名酒,是因為與其他地域相比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首先,區域和香型的優勢,這一區域水土氣候適合所有香型的發展,在這個板塊,濃香、醬香、芝香、清香等各種香型“齊放”,這是其他板塊是沒有的;其次是文化優勢,黃淮地區有著豐富、深厚的文化優勢,豐富的文化底蘊對品牌塑造以及白酒在新時代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其次就是技術優勢,蘇魯豫皖高校人才豐富,緊貼白酒行業,這種人才優勢、技術創新,對白酒的研發非常有利;再次就是市場優勢明顯,江蘇是白酒人均消費最多的省,河南是全國白酒銷量最大的省,山東是低度酒銷量最大的市場,安徽是白酒市場策劃人才最多的省,這都為黃淮名酒帶的成長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白酒三分天下有其一”、“世界十大烈酒產區黃淮有其二(宿遷、亳州)”,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認為,黃淮名酒帶企業不僅傳承了悠久的歷史,在近十多年的發展又快速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綿柔、淡雅”風格,成為中國白酒版圖上重要的一塊。黃淮地區是中國最具有區域性生態特征的,而白酒的釀造是人與微生物共同攜手工作的,這種環境微生物與釀酒微生物共同作用,產生了這一地帶獨特的美酒。除了地域優勢,黃淮名酒帶創新的驅動,更是引領了中國白酒優質健康的發展,比如洋河創新了綿柔,打破了中國白酒以“香”為主的白酒新流派,確立了綿柔型白酒國家標準,引領了行業的新方向。
創新魂
讓黃淮名酒更璀璨輝煌
從1998年發端到2008年成型,從逆勢崛起到“白酒三分天下有其一”,過去數十年,同處黃淮流域的蘇魯豫皖四省借“味”起勢,攜手共進,將黃淮名酒帶打造成為業內矚目的產區板塊,形成了東西部白酒精彩紛呈、爭奇斗艷的行業格局。然而,在白酒行業內部轉型和外部消費環境變化的壓力下,如何進一步凝聚板塊力量,在傳承的基礎上實現創新發展成為了黃淮名酒產區面臨的一大考驗。
在徐巖看來,“堅持傳承與創新是驅動黃淮名酒發展的核心動能,引領文化與科技是保障黃淮名酒區域特色的基礎,構筑安全與健康是形成黃淮名酒區域優勢的亮點”;仡欬S淮流域產區的發展歷程,有一個明顯的支撐就在于創新,特別是對產品香型口感的創新,比如洋河開創的綿柔型白酒,為黃淮名酒的發展明確了方向,對行業影響深遠。除了口味創新,以洋河、古井貢、今世緣等為代表的企業在人才先行、機械化基礎支撐、智能化引領和安全健康保障等方面均做出了不懈探索,這也是黃淮名酒帶快速崛起的重要推動力量。在肯定黃淮名酒產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徐巖也指出,“將創新引領進行到底”是黃淮名酒產區未來的發展方向。
談及未來發展,梁邦昌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發揮文化助力作用,深挖文化底蘊,彰顯文化內涵,講好品牌故事,這是產區的底氣,也是產區提升知名度的方式;其次,提升區域內酒企的獨特性。好酒背后一定有獨特的工藝技術,有獨一無二的環境,和不可復制的生態做支撐;再次,在品質表述上做創新,改變白酒表述“物質的多精神的少;主觀的多客觀的少;傳統的多創新的少”的局面,在傳統表述上,加強魅力表述、雙向表述。梁邦昌舉例說,1979年第三屆全國白酒品評會上,洋河“甜、綿、軟、凈、香”的五字風格表述就非常清晰,能夠一下子讓人記住。
合作創造機緣,競爭激發活力,專家一致認為,在新形式下,黃淮流域龍頭企業應該同心協力,和諧共生,凝神聚力推動黃淮名酒邁向新高度,讓黃淮名酒板塊更加璀璨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