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訊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監總局”)網站近日通報2批次不合格食品,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古貝春”)生產的“華貴貳號酒”因存在禁用添加劑——甜蜜素被通報。據記者梳理,此前古貝春多款產品曾被抽檢出甜蜜素不合格。古貝春方面對此回應稱,產品被檢出的甜蜜素非人為添加,是原輔料原因所致,目前已召回所有涉事產品。
在食藥監總局此次抽樣的103批次酒類中,古貝春是唯一一家“上榜”的酒企。通告顯示,濟南財興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華貴貳號酒”,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檢出值為0.00058g/kg。
而在今年4月,食藥監總局就曾通報,山東德百集團超市有限公司澳德樂店銷售的標稱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古貝春酒仙洞藏酒”,甜蜜素檢出值為0.00037g/kg。
此外,2015年2月,食藥監總局公布的2014年白酒專項監督抽檢結果顯示,古貝春集團兩款白酒——“古貝春百年老窖酒”和“古貝春酒(五糧原窖)”均被抽檢出甜蜜素。
回應:涉事產品已全部召回
古貝春始建于1952年,是山東省較早的白酒釀造企業。集團官網資料顯示,古貝春目前年生產、勾儲優質白酒能力10萬千升,已成為“長江以北最大五糧濃香型白酒生產基地”。
對于產品屢被檢出甜蜜素的問題,記者多次嘗試致電古貝春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周曉峰,對方均未接聽。
集團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由于原酒生產存在一個周期,此次檢出的甜蜜素產品和4月份通報的不合格產品為同一批次。“公司領導對此高度重視,也組織各方專家進行檢測,得出的結論是原輔料稻殼的問題,不存在人為添加的因素。”同時該工作人員稱,目前召回了市場在售的白酒2708瓶,相關涉事產品已全部召回。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于古貝春把原因歸咎于原輔料略有看法,“企業不能因為是原輔料的問題,就認為自己沒有責任。雖無人為故意,但仍應嚴格要求自身,加大對原輔料的質量把控,不然受害的依然是消費者”。
甜蜜素攝入過量或危害肝臟及神經系統
甜蜜素作為食品工業中一種常用的甜味劑,因其甜度高(為蔗糖的30倍)而被廣泛使用于多種食品加工過程中。但有專家指出,甜蜜素攝入過量會對人體的肝臟及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尤其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兒童危害更加明顯。我國也對甜蜜素在食品中的添加量做了嚴格限定,如飲料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為0.25克/kg。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甜蜜素、糖精鈉和安賽蜜等人工生產的甜味劑不允許在白酒中使用。對于白酒甜味劑檢測不合格的原因,國家食藥監總局曾公開解釋,可能是生產企業為降低成本,同時增加產品的口感,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輔料使用不當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