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有這樣一股潮流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
1.2018年,央視出品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經推出便引起巨大反響,這個中國版本的《博物館奇妙夜》一時間在國內掀起了一股國產綜藝和傳統文化熱潮;
2.這兩年,國潮文化興起,李寧作為最先改革的運動品牌先鋒,在國外時裝周更是三進三出,成為國潮的先驅者,從產品到品牌都實現了顛覆性的重塑,2018年其營業收入更是首次破百億元;
3.2019年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掀起了一股“國產科幻電影”的潮流,電影最終不僅獲得了超46億的票房,更是開啟了國產科幻電影的大門;
4.2019年9月26日,華為年度旗艦手機華為Mate30系列在國內發布發售,僅僅用了三個小時就實現了全平臺銷售超100萬臺的好成績。從麒麟芯片到鴻蒙系統再到5G布局,華為在引領著科技國潮;
5.2019年5月13日,天貓國潮行動帶領中國酒品牌郎酒、水井坊等出征波爾多,在Vinexpo上叫板法國名酒,中國酒在全世界實現了C位“出海”……
從文化產業到服飾產業到科技產業再到白酒產業,“國潮“是真的來了,在各個行業風生水起,中國產品也越來越受到國人和世界人民的喜歡,而對于相對傳統的中國白酒行業有哪些國潮表現?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中國白酒品牌也在看中“國潮行動”?面對未來國潮潮流,中國白酒又將何去何從?
1、白酒行業的國潮定義和國潮表現
回歸到白酒行業,在北京卓鵬戰略咨詢董事長田卓鵬看來,所謂國潮,就是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時尚化或者文創化的表達,以此來改變國人的消費習慣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國貨的品牌發展和價值提升。
另一方面,隨著名酒的崛起和復興,帶有傳統文化的文創產品逐漸獲得消費者的廣泛歡迎,使得中國白酒市場形成了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載體的“國潮白酒”的流行現象。
對于中國白酒目前國潮的具體表現,其一是在文化層面體現較為充分,很多白酒企業都在講述品牌的傳統文化和歷史故事。一時間,封藏大典、秋釀大典、開窖節、詩酒文化文化節豐富了白酒的文化表達,同時更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推向了世界;其二是通過這些傳統文化的表達,使得白酒品牌培育了自己的“國潮大IP”。
以瀘州老窖封藏大典為例,2019年3月,瀘州老窖以“承中國濃香,敬七十華章”為主題舉行第12屆封藏大典。12年來,瀘州老窖圍繞國窖1573在做歷史與文化傳承表達,并與行業消費者分享濃香的傳奇魅力;12年來,瀘州老窖以祭祀儀式為載體的符號傳達,通過真實的觸碰感和情感共鳴,構建可以看見的內涵體系,成為行業品牌營銷的一大經典IP;2018年,瀘州老窖代表中國白酒,更是將封藏大典搬上祭祀最高舞臺北京太廟,使得“國寶窖池”、“濃香鼻祖”、“濃香正宗”成為瀘州老窖品牌的獨家印記。
此外,洋河的開窖節、汾酒的封藏大典、古井的秋釀大典、瀘州老窖的文化藝術周等都是中國白酒追求國潮的具體表現。
2、為什么越來越多白酒品牌看中“國潮行動”
2019年8月13日,尼爾森發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消費趨勢指數報告》,數據顯示:68%的中國消費者偏好國產品牌;62%的消費者會購買國外品牌,但國產品牌仍是首選;一二線城市有更高的國貨購買意愿,消費者已經成為國潮熱的主要推動力量之一。
此外,無論是全國性名酒還是省酒龍頭,近年來都陸續開始在挖掘并講述著自己的品牌故事,中國白酒行業呈現出一股“國潮熱”。那么,為什么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白酒會看中“國潮行動”?
首先是主流文化的引導。在經濟發展的今天,東方美學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更多的中國元素被融入白酒產品中,成為爆款。而白酒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最具備用中國傳統文化來表達的產業,無論是白酒的文化,還是白酒的品牌,或是白酒的產品,具有中國文化的白酒品牌,在世界范圍內是可以被認可的。
其次是國內消費者的需求。隨著新消費者崛起、消費多元化和理性化的發展,追求國潮白酒的年輕人有了自我表達的情緒出口及消費需求,讓買國潮、用國潮、曬國潮成為一種年輕時尚的生活方式,這讓國潮白酒產品的市場越來越廣。國潮白酒也讓中國文化和時尚潮流相融合,正在契合當代年輕人的自我表達和精神需求。
第三是白酒品牌品牌亟需升級的需要。隨著文化潮流升級和消費者的需求變化,白酒品牌想要突破瓶頸擺脫老舊的審美和標簽化的問題,就需要讓消費者看見品牌形象氣質的變化,這就要求白酒品牌跟隨時代潮流,講好品牌故事,做好品牌升級。
此外,有觀點認為國潮是未來白酒品牌的重要營銷利器有之一。有國際市場的認可,加上中國本土文化的影響,讓中國傳統白酒品牌在提升產品質量與品牌形象同時,打造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文化的白酒品牌。因此,在國潮的背后,更是白酒品牌年輕化和長久化的一種集體營銷嘗試。
3、未來國潮白酒的發展方向
2019年,知萌咨詢機構發布了《2019年中國消費者趨勢》報告。根據報告顯示,有78.2%的消費者常購買國貨,其中68.5%的消費者認為國貨更實用,42.8%的消費者收到國貨品牌的文化底蘊影響,甚至有27.7%的消費者因為國貨的優質而購買。
由此可見,中國白酒品牌想要實現銷量的轉化和品牌的長遠發展,還得在品牌設計、品牌文化以及品牌質量等方面下功夫。
未來,白酒企業需要通過新穎表現方式與新潮文化探索新國潮,需要對多變的白酒消費環境做出的積極應對,更需要打破限制白酒產業發展的刻板印象,才會使得白酒品牌的文化得到良好的傳承。具體來看:
首先在產品生產方面要堅持復古潮和大IP的運用。一方面,近年來,一大批白酒復古產品在白酒市場風生水起,在開辟新的白酒市場。例如瀘州老窖特曲60版不僅成為次高端領域實力玩家,更為瀘州老窖營收貢獻了新的增長極,貴州大曲70年代、80年代以極其優質的醬酒和經典的包裝,正在喚醒人們的消費記憶等等;
另一方面國潮白酒產品要注重大IP的運用,只有大IP才能匯聚更大流量,才能提供形成國潮白酒生存的土壤。例如郎酒的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水井坊的跨越600年傳承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江小白的中國年輕化白酒踐行者等等。
其次在品牌塑造方面要注重傳統文化元素和跨界聯名的運用。一方面,如上文所講,中國白酒是最具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符號之一,因此未來國潮白酒應該敢于講品牌故事,要講對并且講好品牌故事。例如連續12年的封藏大典已經賦予了國窖1573更加豐富的歷史品牌故事;洋河的開窖節更是賦予“綿柔”新的表達方式;古井的秋釀大典更是伴隨古井貢酒成為一種獨特IP,在不斷助力古井輸出品牌內涵。
另一方面,跨界聯名也逐漸成為國潮發展的新動力,這對于白酒行業同樣重要。近年來,五糧液和故宮的聯名將白酒玩出新高度,瀘州老窖的跨界產品讓老品牌換發新的活力,江小白的聯名潮流刷新著人們對白酒的認知……
第三在營銷方面要注重文化營銷。相關專家預測,國潮將成為未來白酒營銷的重要利器之一,而文化營銷就是重要的突破口和具體表達,文化營銷時代也將成為繼“國營糖酒”、“廣告驅動”、“渠道致勝”后白酒行業的又一營銷時代。2019年是“文化茅臺”建設的元年,隨著《文化茅臺建設指導意見》、《文化茅臺建設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出臺,“文化茅臺”建設有了使命宣言、心理契約和共同愿景,“白酒老大”茅臺通過文化在構建自己獨特發展道路,同時這也是白酒民族品牌的發展方向。
在酒說看來,國潮是傳統國貨與潮流的經典結合,是以品牌為載體,以文化為語言的一種現象。白酒行業除了需要面對消費環境變化的大趨勢外,還要面臨著如何打破消費者對于白酒“傳統”“守舊”的刻板認識。未來,國潮將是白酒品牌營銷中的一大利器,中國白酒品牌應該用質量夯實品牌基礎,用文化講好品牌故事,讓中國白酒變得越來越更潮,讓中國品牌、中國文化變得越來越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