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下發(2017)第150號《關于授予山東省鄆城縣“中國酒類包裝之都·鄆城”稱號的通知》,而文件下發三個月后,中國酒類包裝之都卻迎來一波原材料的大幅度上漲,讓許多酒企叫苦不迭。
其中,眾所周知,傳統低端光瓶酒企業(相較于全國名酒企業而言,本文也主要談這部分酒企)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由于相對于中、高端酒而言,低端酒的包材在成本中占比較大,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其影響十分明顯。
此外,近年來,這部分光瓶酒企業還受到來自全國名酒企業的重壓。五糧液的綿柔尖莊、汾酒的玻汾、洋河的藍優、郎酒的小郎酒,在全國各個市場擴大并搶食著光瓶酒市場蛋糕。
面對雙重壓力,傳統光瓶酒企業該怎么辦?只能承受單方面的碾壓嗎?
近日,微酒記者在市場走訪中,與多位專家及光瓶酒實戰派人士就其問題進行了溝通。得出的答案卻是積極的。在他們看來:此次包材漲價,由于國家環保嚴打的決心,很可能價格將久居不下,此外還有名酒企業的入局,表面上看,可能是傳統光瓶酒企業的末路,但實際上對這部分光瓶酒企業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采訪中,業內人士紛紛支招,微酒記者將其總結為12個字:嚴控成本、渠道效率、產品品牌。這3個方面,12個字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就是目前傳統光瓶酒企業的突圍之道。
嚴控成本方面,有專家認為,嚴控成本主要得通過嚴格管理來實現。在他看來,原材料的上漲直接考驗的是光瓶酒企業對成本的控制問題。此消彼長,要減少包材成本增長帶來的成本壓力,就對營業成本、管理成本有了更高的要求。
不過,也有光瓶酒企業操盤手認為,這一方面,傳統光瓶酒企業是有優勢的。“傳統光瓶酒企業因為產品價格低,利潤都是摳出來的,在管理經驗上已經領先于很多酒企了。只是現在考驗的是再次梳理各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成本的有效控制。”
渠道效率方面,有人士表示,雖然傳統光瓶酒企業一直在渠道下沉、信息化、終端氛圍打造等方面領先不少,但是,今日的環境要求不斷提升渠道執行力,以加強渠道效率。
“很多酒企都在學習傳統光瓶酒企業的營銷,其實中間依然有很多可以升級、系統化的地方。比如為什么要用人海戰術,每個人的執行效率都很高嗎?能否少些人,通過信息化系統去服務?這些都是光瓶酒企業可以改進的地方。這樣一來,長期來看,是可以提高渠道效率和成本的。”有人士認為。
產品品牌方面,與全國性名酒不同的是,傳統光瓶酒企業的品牌不強,雖然有些有品牌,但是,消費者定位非常明確。在成本壓力加大之下,漲價是勢在必行的事情。而漲價能否讓消費者買單,就必須拼品牌力了。為什么勁酒能每一年都小幅上漲,為什么小郎酒能一年兩漲,而傳統光瓶酒企業要漲都是謹小慎微的狀態。這就是品牌力的問題。
這也是傳統光瓶酒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不過,近年來,也有光瓶酒企業在進行這方面的努力。“誰說老村長就是務工人員喝的酒?他近年來通過贊助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等,也在希望定位擴大到民眾, 20元價位的產品也在逐漸推出。只要有改變的愿望。加上此次原材料漲價,實際也給了其提升價格的一個契機,消費者接受起來難度降低了。”有經銷商表示。
此外,也有人士認為,目前看來全國性名酒做光瓶酒基本希望一把抓,細分消費者的工作做得還不足夠。在光瓶酒蛋糕已經明顯擴大的背景下,傳統光瓶酒企業憑借自己已經具有的系統化思維,走細分消費者之路未嘗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細分人群,精準定位,不僅從成本上還是從消費者忠誠度上都是加分的。”
不過,采訪中,有一點也是得到共識的。大浪淘沙是必然的。在此次雙重重壓之下,會加速弱小企業的出局,給留下者以更大的市場空間。“這個空間不是全國名酒企業能吃完的。在光瓶酒市場上,同樣會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