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省白酒業利潤增長23.4%,名牌川酒的銷售數據蘊含行業嬗變的秘密。
現場
老瓶裝新酒 裝的是低度酒
8月3日,京東商城五糧液旗艦店,45度五糧液顯示售罄;天貓商城,45度五糧液已成五糧液銷量第二大的單品,僅次于52度五糧液。還有瀘州老窖38度1573、郎酒旗下小郎酒、豐谷酒王……
名牌川酒的銷售數據蘊含行業嬗變的秘密——低度白酒正在形成風口。貼著創新、健康、新銳標簽,低度酒正上演“老瓶裝新酒”的好戲!
釀低度酒
川酒40年耕耘終成正果
7月,2017中國低度白酒發展高峰論壇在成都召開。
“10年前張弓發起了低度酒論壇,10年后中國酒業大王接過了這面旗幟,讓我們看到了低度酒的未來!”河南張弓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孫西玉激動地說。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宋書玉認為,追求健康、不醉的新消費觀念,使優質低度白酒成為行業下一個風口。
夏季是白酒消費的傳統淡季,但宜賓五糧液酒廠的車間里,工作人員一如既往的忙碌,上甑、投料、發酵……
“基酒需貯存一年以后再進行降度處理,之后再儲存一年才可以出廠,所以優質低度白酒至少需要兩年以上的存釀期。”五糧液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謝東介紹,能夠用于低度酒生產的基酒,是最優質的。
在低度白酒領域,五糧液是有發言權的。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探索,目前已經成型了35度、39度、42度、45度等多款低度酒產品。
建大數據中心
知識產權共擔共享
今年上半年,四川白酒行業迎來高速增長,“主要支撐是名酒品牌擴張。”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高端白酒貨源緊張,消費者也開始嘗試同品牌的低度產品。”成都春熙路附近的一家名酒專賣店,工作人員孫琦感受著生意的變化。
“消費升級并不等于價格升級,而是市場需要更豐富的產品,需求更加多元化。”白酒專家東方元輝認為。
作為五糧液20多年的核心經銷商,百川名品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賈光慶很早就感覺到了風向的變化,在他看來低度白酒是一個“品類級”的機會,猶如“白紅啤黃洋”之分。
“濃香型白酒占據白酒消費80%以上的份額。”五糧液集團董事長李曙光認為,面對低度化趨勢,濃香型的川酒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7月28日,中國酒業大數據中心在成都成立,這對擁有4000余年釀造史的傳統白酒產業來說,是一次重大突破和變革——知識產權共擔共享。“五糧液愿與同行一道,堅持守正創新,開創中國低度白酒發展新階段。”參與大數據中心發起的李曙光發出倡議。
“低度白酒的科技含量更高,多學科多專業交叉。”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宿義表示,希望川酒企業能通過這樣的平臺進行更加高效、科學的分工合作,推動產業發展。
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秘書長李富榮更希望將優勢轉化為勝勢——繼續組織技術攻堅,支持白酒企業申報低度酒技改資金。
深看
低度化趨勢是川酒的機遇
宋書玉(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
低度白酒已走過40多年的發展歷程,在五糧液、洋河、老白干、景芝等名酒企業引領下,釀造技術、酒體設計、產品類型等方面不斷創新,漸漸獲得人們的喜愛。
隨著白酒消費習慣的改變,低度酒為主流的格局正在形成。在這個趨勢下,川酒無疑有很好的機遇。四川酒企對白酒低度化高度重視,形成了共識與合力,川酒又有廣泛的消費基礎,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等企業在低度化方面有著深厚的積累,以及經過市場檢驗的產品,低度川酒的整體優勢明顯。
低度化也是中國白酒國際化的突破點和新契機。歐美國家烈性酒的酒度普遍在40度以下,亞洲的日本和韓國烈性酒的酒度在25度以下,川酒基本上具備了對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