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與否,一直是葡萄酒行業的焦點!今年以來,整個行業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葡萄酒的結構性調期,不論國產還是進口,都有著漲價的沖動。對于國產酒來說,包材上漲持續了大半年,而企業因為利潤匱乏通過新品來提高低端酒價格,提升整體利潤也成為一種剛需。對于進口酒就更明顯,人民幣對美元和歐元的匯率持續波動,再加上與美國的貿易戰,歐洲拉升餐酒標準等。面對這樣的壓力,葡萄酒價格是堅守,還是順勢調整,成為一個行業性的問題!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行業的結構性調整,拉高下限,充實利潤,抬高起點!
當前,葡萄酒行業處在結構性調整的發展時期,由此帶來的產品結構和價格帶的調整也很明顯。經歷了近幾年的裸價和底價操作,葡萄酒價格在觸底反彈,努力拉高價格帶的下限。而對于國產酒來說,在產量很難增長的情況下,調整產品結構充實利潤,不失為一種有效做法。
中商產業研究院公布今年上半年國產葡萄酒同期產量34.1萬噸,同比下降1.4%。但與此同時,張裕、長城、茅臺葡萄酒、通天股份等企業都有信息流出,企業的主營利潤看好,后兩者甚至首度扭虧為盈,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產品結構性調整帶來的發展利潤。比如茅臺葡萄酒,砍掉300多個產品,聚焦到30個左右的品牌上,最低價格的產品相比有了每瓶幾十元的提升,高端產品更是突破300元。這樣做,就使得企業提高了低端產品的價格,拉升了整個產品結構的價格帶,充實了利潤。這種產品結構的調整,也是一種聰明的漲價。
對于進口酒也是如此。小編了解到,歐洲很多舊世界國家其實不太滿意歐餐標準,因為它拉低了整個歐洲葡萄酒價格的最低限,甚至影響了整個歐洲葡萄酒的國際聲譽,尤其是在法國、德國等原本就具有自己葡萄酒分級標準的國家。中國市場上的二三十元的歐洲進口酒絕大部分是歐餐標準!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從去年年底開始,法國的歐餐等級葡萄酒,價格大概上調了28%,隨后西班牙、德國等國家也跟進,加上今年上半年的匯率波動,整個歐餐標準的葡萄酒主流產品價格,上調了35%到40%左右。這也是一種拉升產品結構的漲價行為。
另外,小編了解到,從今年7月1日起,海關執行的進口報關實施新標準。一位廣州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進口酒商告訴小編,他們7月3日到關一批產品,進口價格是1.8澳元,被海關查扣,原因是國家新規定,從今年7月1日起,低于2澳元的葡萄酒不能報關!并且,這是針對所有進口葡萄酒的規定,在全國海關執行,具體其他國家實施的標準,目前還不明朗(請關注葡萄酒研究后續的報道)。這樣的舉措,無疑會拉升整體進口酒的最低價,對于凈化市場將會起到巨大作用!但同時,進口酒商也將會面臨著產品進口成本增加的漲價壓力,這也是一種行業的結構性調整,不過是屬于剛性調整!
2、匯率波動、包材上漲,葡萄酒漲價大勢已成
8月份,人民幣兌換美元連續4個月下行,從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約4.5%。美元兌換人民幣上行的原因主要在于近期全球貿易局勢升級,中美貿易戰加劇和國內貨幣政策邊際寬松。因此,以美元結算進口的葡萄酒,受到最直接的影響,除了美國外,還包括智利、阿根廷等新世界國家的葡萄酒。
人民幣的貶值,同樣作用于歐洲進口酒。近兩年歐元兌人民幣平均匯率在2017年8月達到最高值,為7.89;但進入今年8月,歐元兌換人民幣一舉突破到8.0。人民幣持續貶值,使得中歐葡萄酒貿易也在不斷調整,加上歐洲葡萄酒的主動提價,這種匯率波動放大了價格影響。
進口酒如此,國產酒也不例外。從去年年底開始,國家派駐了很多環保督察組到包材生產比較集中的地區,加大監管力度,取締不規范生產企業,對于污染較重的行業,也實施錯峰生產。這直接導致了包材產品供不應求,也必然拉升價格。據悉,從紙盒、木箱、印刷標簽到酒瓶,價格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長,有的增長比例甚至超過30%!雖然企業都有一定的庫存,但是這波增長在國家加大環保治理和監督的大勢下,很可能會持續下去,指望過一陣子就會回落,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生產型企業也都在考慮趁勢提價,而這種提價又會體現在葡萄酒的價格上。
由此不難看出,無論國產酒還是進口酒,漲價似乎是大勢所趨!
3、不是不漲,時候未到!漲價,也是一種滌清去濁!
當然,從目前來看,行業還沒出現大規模普遍漲價的現象,但是微調一直都在進行。一方面是新品推出拉升老產品的價格梯隊,并沒有影響到成熟產品的市場銷售;另一方面是成熟產品的終端價格上漲,但渠道價格還在控制,經銷商對于漲價的感覺不明顯!
而對于進口酒來說,大家普遍認為漲價的節點在中秋節前后。一方面,中秋節銷售的產品大多是下半年新形勢下的進口囤貨,其成本已經上漲;另一方面,每年中秋節也是各大產品調價的最佳時機,不會給年度銷售帶來太大壓力。
整體來看,今年行業會出現一波漲價潮,可能集中在10月份前后,涉及到幾乎市場上的所有產品。整體來看,無論是行業性的結構調整以及新價格帶的形成,還是主動應對匯率波動、包材上漲的調價,其實都對行業發展的一種滌清去濁,會淘汰一些低價沖擊市場的產品,也會拉升產品結構,提高整個行業的利潤率,這對于當前利潤匱乏的葡萄酒產業來說是具有積極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