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類市場大眾消費升級,是機遇是挑戰?
中國經濟7%的增速在全世界來看仍然屬于中高水平,人們對未來仍然非常樂觀。再看中國的酒類消費,大環境擠破的是非理性增長的高端白酒價格泡沫,大眾消費需求量在這場擠泡沫的運動中得到釋放,同時升級趨勢依然存在。這種升級無疑將會給白酒、葡萄酒乃至啤酒帶來新的轉型與增長機遇。
大眾消費升級的必然因素
我國已經進入到大眾消費的新時代,大眾需求和平民消費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突出特點。
從白酒消費結構升級來看,在白酒業的黃金十年當中,政商務消費推動了高端白酒價格的梯次上漲,而大眾消費結構提升則成為白酒基礎上量的有力支撐。因為大部分白酒企業量價豐收的都是40~100元之間的產品。盡管當下消費環境發生了一點變化,但更多的是政務市場銷量大幅下滑,白酒業黃金十年讓消費者對白酒檔次有了新的劃分,在心底的消費承受能力大大提升,以光瓶酒為例,以前都是喝5元一瓶的,現在以牛欄山陳釀為代表的光瓶酒終端價都在10元以上,而這個價格顯然已經被消費者所接受。當然,白酒只是消費品中的一個很普通的代表,看看身邊的任何消費品,無一例外都已經得到了價格升級,并且已經為消費者所認可。無論白酒還是其他商品,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滿足大眾消費升級的需求。
抓住大眾消費升級的黃金機遇
對于白酒來說,大眾消費升級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機會。有個很明顯的現象,茅臺、五糧液價格下來之后,銷量明顯上升,特別是今年春節,高檔名酒動銷明顯好轉,其實這就是消費升級的力量。如果沒有大眾市場消費觀念的改變和消費檔次的提升,茅臺、五糧液恐怕還要繼續經受價格雖下降但仍無人問津的煎熬。所以,大眾市場成為高端名酒下一步重點挖掘的潛在機會。首先,節日期間在家庭聚會上高檔酒會有更廣闊的市場,因為價格更接地氣,消費者更加感覺物有所值。其次,民間的禮尚往來,高檔名酒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崇琳表示,目前公務消費正在向私人消費轉型,中國白酒只有成功實現這樣的轉型,才能迎來真正的市場經濟,才能進入下一個巨大的市場。
對于中檔白酒來說,大眾消費升級無疑會促進終端的上量,使得一大批產品結構調整完畢的企業業績得以平穩,幫助白酒行業順利渡過難關。瀘州老窖博大酒業主要以中檔產品銷售為主,該公司總經理李小剛對大眾消費升級后的市場很有信心,他認為,農村居民在福利制度逐步完善和收入水平日漸提高的情況下,消費能力得以釋放,消費檔次不斷提高;國家層面的投資規模并未減少,商務消費市場仍然很大;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潮流涌現,間接推動中低端白酒市場的活躍。這些因素都預示著白酒行業仍將擁有巨大的發展機會。如何抓住這種機會?博大酒業的做法是將市場細分,根據商務類、宴席類和快消類產品的不同屬性,探索并形成不同的營銷模板和工具庫,塑造專業營銷競爭力。
光瓶酒一直是這幾年白酒行業的一個熱點。因為大眾消費升級給牛欄山陳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眾多光瓶酒品牌蜂擁而至,讓最基層的大眾市場更加活躍。大眾消費升級是一個漸進式過程,不可能停滯。抓住這個趨勢,一批光瓶酒開始謀劃15元以上價格段的產品,爭搶大眾市場。北京京都二鍋頭就是這樣一個樣本。按照廠家的意圖,就是要積極占領光瓶酒消費檔次提高的機會,同時滿足消費理性的特點,“去掉包裝喝好酒”,給消費者更多實惠。從長遠看,20元以上的光瓶酒有可能會是白酒行業爭奪的一個焦點。因為這個價格有一定空間,能為營銷提供更多的支持。
不只是白酒,啤酒和葡萄酒乃至其他酒類品種都可能迎來新的發展機會。很多地方進口啤酒的火熱,以及國內中高檔啤酒銷量占比增大,都預示著啤酒市場會迎來價格提升、利潤增大的機遇。而葡萄酒隨著大眾消費檔次提高,價格也在逐年提升。目前葡萄酒消費結構是個金字塔,高中低不等,但是隨著一些優秀的葡萄酒教育機構的入駐,葡萄酒文化普及度越來越高,葡萄酒文化消費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大眾消費升級不僅僅體現在價格上,還有心態上的進一步開放,嘗試性消費增多,對新鮮事物的包容性更強,也許這才是大眾消費升級更完美的詮釋。“瘋狂生長”的預調酒就是新的消費環境下所產生的黑馬品類。據不完全統計,預調酒市場去年的銷售總額在40億元左有,雖然盤子很小,但增長很快,今年預計將達到100億元。
大眾消費升級對每個企業都是平等的機會,但同時也需要冷靜應對,謹防盲目跟進,要根據企業特點和行業特性,制定有針對性的戰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