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5年之后,聯想控股對旗下的白酒上游資產如何處置備受關注。
傳豐聯控股接洽多家白酒上市公司
有消息人士近日對酒業家記者表示,豐聯控股最近一年來與一些A股的白酒上市公司接洽,謀求出讓旗下部分或全部酒廠的股權。
近日有傳言,五糧液有望整體接盤豐聯四家旗下的4家酒廠,酒業家記者向五糧液和豐聯集團方面求證都未得到正面回復。酒業家記者致電板城酒業總經理譚小林、孔府家酒業總經理劉濤求證此事時對方都對整體出售一事予以否定。
不過,據酒業家記者了解,這些上市公司至少包括古井貢酒、金種子酒。一位熟悉豐聯控股的業界人士對酒業家記者表示,曾有上市公司希望收購在承德等地擁有較好市場基礎的板城酒業,但豐聯集團方面更趨向于整體出售,這意味著接盤者本身體量要大,“五糧液近期在謀劃成立產業基金,如果將這四家酒廠部分通過產業基金接手里來,風險要低很多”,上述人士說。
“豐聯要賣是真的,之前不停的找人接盤,在安徽找過種子、古井,但是目前沒有人愿意接盤,嫌四家酒企規模太小”,熟悉豐聯旗下酒廠的業內人士劉同(化名)對酒業家記者表示。
劉同還表示,聯想控股當時收購這四家酒企是酒業利潤正好的時候,但是現在這四家酒企情況都不怎么好,不能給聯想控股帶來好的利潤數據,所以賣掉也很正常,這不過是重組企業的做法罷了。
據酒業家記者查詢,豐聯酒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今年7月28日,豐聯集團的第一大股東也發生變更,聯想控股(天津)有限公司變更成佳沃集團有限公司。
主業啟穩
據聯想控股2015年財報,2015年,豐聯集團實現營收11.87億元,同比增長5.89%;凈利潤虧損7300萬,較2014年凈利潤虧損8.53億有所改善。
此外,2015年上半年,豐聯集團的虧損額為5900萬元。這意味著2015年下半年,其虧損已經收窄為1400萬元。據酒業家記者采訪了解,文王貢自豐聯集團收購以來經營業績和利潤就一直比較穩定,河北板城酒業在聯想控股收購初期業績經營問題,但譚小林全面接手后,板城的經營和利潤表現企穩回升。2014年,豐聯白酒業務收入11.21億元,比2013年減少13.6%。其中,板城、孔府家、文王、武陵四大品牌的銷售額分別是5.11億、1.96億元、2.96億元、1.03億元。
據酒業家記者了解,截至2014年12月31日,聯想控股向豐聯共投資人民幣15.94億元,其中透過股權投資及股東貸款的方式分別投資人民幣1.87億元及14.07億元。據酒業家記者了解,豐聯集團需向聯想控股償還上述貸款和支付相應利息,這導致豐聯集團難以對旗下酒廠有大規模投入,也導致豐聯集團在主業利潤表現不錯的情況下,報表仍然顯示為虧損狀態。
聯想“飲”酒歷程,投資豐聯近16億
據酒業家記者查詢聯想控股招股書等資料獲悉,聯想控股于2012年7月16日正式注冊豐聯酒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專門負責運營白酒業務,但早在2011年10月份,聯想控股即想乾隆醉工會委員及乾隆醉的自然人股東收購了承德乾隆醉酒業86.64%的股權,收購支付現金為8.32億元,承德乾隆醉2012年全年實現收入6.46億,2012年5月,額外收購承德乾隆醉酒業有限公司剩余13.36%的股權,收購對價為1.21億元。
2012年7月16日,聯想控股出資設立豐聯酒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聯酒業”)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億元,聯想控股持有其94.5%的股權,余下的其他部分股權主要由豐聯酒業管理層團隊持有。2012年8月,豐聯集團額外收購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61%的股權,收購對價為3.07億元。
2012年8月1日,聯想控股向孔府家的自然人股東購買股權并向孔府家酒業增資取得了孔府家酒業90%的股權,收購對價合計 3.35億元。
2012 年8 月22 日,聯想控股向文王酒業管理層股東和其他自然人股東收購了文王股份100%的股權,收購對價合計為4.43億元,自2012 年10 月24 日至2012年年底的這段時間,文王酒業的收入為6645.87萬元。
聯想控股之鑒
東方基易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易基剛曾經作為收購方代表出任董酒總裁三年。
易基剛認為,柳傳志及聯想目前對消費領域非常重視,其布局之一就是酒業,這與其數年前重點布局收購的中國老八大名酒——貴州董酒有同工異曲,消費將成為中國未來最重要最值得關注的投資領域,聯想若能將其在與技術與管理依存度很高的IT業所取得的營運能力與成功經驗通過資本的形式輸出到我國目前規模及市場容量非常龐大的傳統消費領域,將完全有可能對中國的產業轉型及消費升級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不過,易基剛也指出,“像酒業等大量的傳統消費領域的經營管理相對較為粗放,其經營管理需要獨特的理念、經驗、方法,同時需要有長期持之恒的堅守與積累,從某種程度來講,此類優秀人才的稀缺程度不亞于高新技術領域,且其構成人才的勝任力與內驅動力都與目前聯想最拿手的人才招募與考評體系都大不相同”。
劉同曾對酒業家記者表示,酒業收購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傳承和穩定,而不是著急在企業經營中注入收購方自身的訴求和理念,急于謀求所謂的“變革”,收購之后第一件事應該是穩定,這種穩定最為重要的是原有團隊的穩定,其次是產品的穩定,“從我了解的文王被收購之后仍然保持業績穩定,這家企業被收購之后,收購方派過去的高管只身前往,沒有帶自己的人,沒有在企業內部進行洗牌,這家企業銷售業績反而很不錯”。
急于“變革”、“出新產品”、“人員洗牌”往往會動被收購酒企的根基。據劉同了解,豐聯集團收購板城初期,板城即處于這種折騰、洗牌、人員和經銷商流失、推新品的過程中,河北當地的競爭對手老白干酒(600559.SH)迅速抓住機會占領了相當數量的這家企業原有的終端,也對這家企業原有的大商進行挖角。
一位酒業咨詢公司負責人認為,聯想控股收購酒企過程中,主要團隊也是臨時搭建起來的,這些團隊成員之間多數缺乏長時間的了解,豐聯酒業對收購過來的地方白酒企業的管控模式也強調權力上收和集權,這與酒行業銷售等環節需要快速決策相悖,“舉例說板城當地地方政府有事情找到乾隆醉,在過去繆如煥當場就可以定下,但在如今的板城是不可能有那么快的,這就帶來了問題”。
某行業觀察人士認為,2011年前后,雖然并非是酒業最佳的收購期(甚至可以說是最差的酒企收購期),路通仍然憑借卓越的溝通和行動能力,廣泛撒網,重點捕撈,在短時間內,一舉拿下了板城、孔府家、文王等品牌和企業。這些企業和品牌雖然不是全國性重點企業和品牌,但也是極具價值和潛力的區域優質品牌和企業,就當時而言,算得上是最好的收購對象了,同時路通吸收華澤整合企業的經驗,對收購企業要求全資收購并且也實現了這種要求,確實難能可貴。
但上述行業觀察人士認為,聯想是個好企業,聯想模式和聯想文化肯定有其先進性和深遂性,現在來看,組建后的豐聯對成員企業過早導入了“聯想模式”和“聯想文化”,壓抑了這些企業野蠻生長的勃勃生機,扼殺了這些企業先天帶有的白酒獨特的“狼性”,“外來資本和外來者,或許進入容易,但沉淀下來、完成酒業華麗蛻變卻相當艱難”,要將聯想回歸到普通外來資本和投資人的角度,不能因為聯想名氣大就賦予其“超資本”特權和待遇。
也有人認為,以當前行業調整期擠壓式增長的現實來看,聯想控股所選擇的幾家酒廠收購標的在收購時在當地都非龍頭企業,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面臨的競爭壓力本身就比本省的龍頭酒企要大,豐聯集團旗下的職業經理人在聯想控股沒有大的投入的情況下,要想逆襲可能性本來就很小。